读后感谈写作|我爱读书

读《苏东坡传》有感

2020-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悠悠兰草香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我想李白更为崇高。杜甫更为伟大,但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

                                                        ——林语堂

一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的开篇,就把自己对苏东坡的情有独钟赤裸裸地呈现给了读者。东坡是他的最爱,他以为东坡作传为乐。林语堂之于苏东坡,竟有种纯情少女对心爱男子的倾慕一般。走进《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对东坡的溢美之词随处可见。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相信你也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位至纯至性的大文豪。

01才华横溢,举世无双

首先令世人折服的自然是苏轼的才情。 20岁的苏轼,随着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进京赶考,兄弟二人双双高中。殿试中,欧阳修是主考官。欧阳修在批阅时,就非常欣赏苏轼的文章。但当时他误以为是朋友曾巩写的,为避免招人批评,把苏轼的文章列为二卷,结果苏轼那次考试名列第二。后来欧阳修读苏轼的来信,说:“读苏轼的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此话一出,全城惊愕。据说欧阳修一天对儿子说:“记着我的话,30年后,无人再谈老夫。”

仁宗皇帝对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才情也是赞赏有加。他在读完苏轼兄弟俩的25篇策论文章后说:“今天我已经给我的后代选了两个宰相。”还有一个故事,讲神宗皇帝每次吃饭,若半途放下筷子,一定是读东坡的诗入迷了。

苏轼的诗文在民间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在民间,苏轼有很多的粉丝,章元弼就是他的铁杆粉丝之一。据说,章元弼长相丑陋,却娶了个美娇妻。可是,他对苏轼的诗文过于痴迷,起坐卧躺,手中都不离苏轼文集,进而冷落了妻子。妻子气不过,就跟他吵了起来,未曾想,章元弼竟一纸休书把妻子给休了。

苏轼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书法、绘画也自成一家,为世人所称颂。

02 情深义重,举案齐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每每读到这首悼亡词,总会忍不住黯然神伤,更被苏轼对亡妻的一片痴情所深深感动。这里悼念的亡妻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

王弗16岁嫁给了苏轼,婚后两人恩爱无比。王弗知道自己嫁给的是颇具才情的大诗人大文豪,他自知在才情上无法和苏轼媲美,便专注于做他的贤内助,在生活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苏轼读书时,她在一旁红袖添香;苏轼待客时,她在屏风后倾听,客去后,及时提点苏轼。红颜薄命,沉静聪慧的王弗27岁就离世了,这对苏轼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王府死后,苏轼亲自护送灵柩,把她安葬在自己的母亲身旁,并亲手种植松树以寄哀思。十年后,在密州任职的苏轼,在梦中又梦到了心爱的妻子王弗,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悼亡词。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闰之还是八九岁的小姑娘时,就得对苏轼这位大才子产生了倾慕之情,得知可以嫁给苏轼,自是欣喜无比。在苏轼宦海浮沉的岁月里,一直是润之不离不弃的陪伴。“乌台诗案”,与苏轼一同经历生离死别的惊险;在黄州,陪伴苏轼在田间地头耕作,尝尽生活的无奈和苦楚;苏轼一贬再贬,也是闰之陪着他颠沛流离。整整25年,闰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王朝云,一个美丽聪慧的侍妾,在苏轼坎坷的贬谪生涯中,如果说闰之是长情的陪伴,那么朝云就是他精神的慰藉。有一个故事,最能说明朝云是最懂东坡的。一次,晚饭后的东坡,捧着肚子,踱着步子,嬉皮笑脸地问家人说:“我这肚子里藏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满肚子的锦绣文章,有人说是风雨彩虹的见识……这时朝云笑着说:“苏大人是满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听完,点头哈哈大笑。

在东坡落难时,其他人都纷纷离他而去,只有朝云不离不弃,陪着东坡度过了他最最艰难的岁月,朝云离世后,东坡再未续弦,孤独终老。

有人说东坡是幸福的,有三个女人如此地钟情于他,这不也正是东坡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吗?

03宦海浮沉,初心不改

东坡是个至情至性之人,疾恶如仇,遇到邪恶则“如蝇在食 吐之乃已”。调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因进献了《湖州谢上表》而遭到御史何正臣等人的弹劾,奏苏轼的谢恩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牵连出苏轼的大量诗文为证,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这是苏轼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之后的苏轼一贬再贬。他在自己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正这段坎坷的人生经历,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可爱的东坡,他身上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无论把它丢到怎样的环境中,他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黄州, 苏轼由才情豪迈的大学士,转而变成了穿着短衫,奔走于田间地头的农人。而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他思想的一次真正超越。苏轼在东坡开垦荒地,建造雪堂,东坡居士也在这一刻真正诞生了。他与农人闲聊,在酒肆醉酒,与清风明月相伴。在清贫拮据的生活中,化身美食家,他自创的东坡肉至今还是一道人人称赞的美味,一道再简单不过的青菜汤,也被他烧得别有一番风味。这一刻,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关照内心,活出了真正的自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何等的达观和洒脱啊!而寓居黄州期间,他的文学创作也达到了顶峰,前后赤壁賦正创作于这一时期。可是,不管境遇如何,东坡的那颗“爱民为民”的赤诚之心始终不变。在他得知当地有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东坡就给当地的太守写信,希望能够废止。同时,他自己成立了救儿会,救助那些弃婴。

黄州仅仅是他坎坷仕途的开始,之后他又接连被贬到了惠州、儋州。苏东坡是被贬谪到广东高山大庾岭以南的第一人。那是个偏远蛮荒之地,可经过千里跋涉到那的东坡,惊喜的发现“岭南万户皆春色”。他很快地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中,竟到了“鸡犬识东坡”的地步,并发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叹。他关心民生,建桥梁、修放生池、改造“浮马”(农民耕种时不再腰酸背痛),这一个个的举措,让他和当地百姓的心拉的更近了。

苏东坡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留给我们的锦绣诗文代代相传,他那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激励着我们,他那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感动着世世代代的后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一千年,人们谈起苏东坡,内心依然是喜悦的、温暖的。这就是苏东坡的魅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