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学习辛弃疾的《满江红·敲碎离愁》

2024-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水凡夫

【词作原文】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
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词,语气像出于女性,看来是作者设想情人在怀念自己的。

上片,“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写出环境的幽美,也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孤寂、愁闷。“敲碎”体现静中之动,又以动衬静;“离”字点出词中之情的性质。这两句是景中情,以景为主,虽是开头,却是全词写得最细腻的句子。

“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写出主人公的生活状况:所爱之人去了,自己孤独无伴,只好常常倚楼遥望;无人欣赏,所以也就无心去吹箫了。第一个“人”字是对方,是主人公想念的人;第二个“人”字是主人公本人。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承上“倚楼”,写登楼所见风景,又点出时令。“千山绿”虽然可爱,但“三月暮”却又意味着春光消逝、好花凋谢,对于爱惜青春的女性,便有“满眼不堪”之感。这表现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写的是特殊的细节。主人公不断地把情人寄来的信,从头细读,进一步表现她的孤独无聊,也开始深入揭示她思念情人的感情的深切。这是通过行动来写情的,是事中情。

上片写景写事,未直接抒情。下片,“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分写两方,直接抒情。情人寄来的信,满纸写着“相思”之字,说明他没有忘记自己,这是对方;信中的字,不能安慰、满足自己的“相思”之意,也包含自己没有机会向情人充分倾吐相思、取得补偿之意,这是自己方面。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再以事写情,也具有身份、性格特征,最可看出主人公是个女性。“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又接着以景补充抒情。

对比辛词《摸鱼儿》“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则此说“不迷”者,便有盼望他能够回来和归程并不困难的意思,也分写对方;“垂杨”句,指暮春杨柳长得浓密,却碍人眼界,使人不能远望,也分写自己。

二句分写两边,而意自关联。因上句有盼望游人能归意,故倚楼望其或即翩然来归;但“垂杨只碍离人目”,“只”字有怪怨的感情色彩,言无垂杨碍目则可能望得见,怪垂杨别的作用不起,“只”起碍人望远的作用。两句将楼头思妇的细微感情,曲曲传出。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最后归结,仍从事中写情。垂杨遮眼,望不到天涯行人去处,还是要在楼上阑干旁边,站到黄昏月上,自然得以“最苦”二字尽之;这二字不止尽此两句,也直是远尽全词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