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验总结出这3条建议,送给准备或者已经以一门语言为专业的同学
路总是自己走过了就知道了,然而回头看其实可以规划得更好,可惜当时没有人点拨我,所以我希望以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思考。以下建议适用于准备报考语言专业,或者在读语言专业的大学生,希望你可以为未来的方向做出更好的选择。
一、兴趣
填志愿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兴趣就不要填了。语言这个东西就是一天不说,你自己知道;两天不说,老师知道;三天不说,所有人都知道。或许其他专业上大课还能浑水摸鱼,但是语言类专业一般都是小班化的上课,想要滥竽充数,除非你脸皮够厚。想要安静地当个学渣,大学里好好玩4年的。劝你不要选语言。
如果你本来就没兴趣,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那么,请你认真学习一年,然后转专业。相比之下,第一年的专业考试其实并不难,很多学校的语言专业甚至是没有高数这种挂科率极高的考试的。连一年的成绩都证明不了,那你可能就是不愿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这种态度即使到其他专业去也未必能学好。这就是为什么转专业需要你成绩优异的原因。
如果你付出了努力,还是不幸留在了这个专业,也不要灰心,这并不代表这四年你都会成为一个loser。事实上,我们班当初成绩最差的,被调剂过来的学生,毕业后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读书的时候,他自己打工不问家里要钱,出去玩却总是先买单,聚餐时会买一袋水果过来,举手投足比同龄人成熟很多。有事拜托他,总是会很热心地帮你。他对语言没有兴趣,但是的亲和力、沟通能力很强,毕业后成为一名销售,各地出差,成为了全班第一个月入过万的人。还有另一个学姐,在大学期间广交朋友,看起来一直在玩,学校里的文娱节目肯定有她的一份。凭着在校期间出色的交际能力,拿到了某500强的公关部门的offer。
不要因为对专业的兴趣局限你在大学可以获得的成绩。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你可以尝试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尽情地发挥你的长处。最重要的是,你至少要做到让人认可。而不是浑浑噩噩地一事无成。
而且没有兴趣也不要紧,如果你是个奋发向上的好少年,你还有选择第二专业的机会。
二、二专
不要说我现实,等你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深刻体会到有第二门专业的好处。
目前很多500强的公司,国内的优秀企业的校招都是专业不限的。但是刷完网申,笔试,能够进入面试之后,专业仍会是一个比较的维度。毕竟一个会计专业的和一个英语专业的,可能四大就会prefer前者。因为在工作上,更需要的是会计的专业知识,会计专业的去补相应术语的英文是很简单的,而一个英语专业的人去系统地学习会计的知识,相比起来就没那么容易。
所以我建议在校大学生选择一门二专,去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尽量拿到专业证书。写在你的简历里,至少和人家本专业的比起来,你就不会矮一截。
乘早选择一门其他的专业,也会让你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更加有底。
你可以用你的语言在大街、猎聘等网站上搜一下职位,你会发现,如果你只有一门语言,只能做做翻译助理类辅助性工作,而高薪的职位都是以某个专业为主,比如计算机、动力工程、化工、金融、法律,而语言只是一个Plus。也就是说,除非你是走翻译或者教师这条路,否则我们很难通过深入钻研自己的语言专业在职场上建立牢固的护城河。比起财务、设计、医学等越老越吃香的专业,我们在职场上很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自己的护城河。而就算你深入自己的专业到极致,做到同传,那也不仅要求你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知识储备更加不可或缺。
还有一个原因是,到了社会上,为了补行业知识,获取行业技能,你再报个什么班就不是大学时候的价格了。而学习氛围,师资力量等,社会上的班级都远不如大学。特别是本来就对本专业不太有兴趣的同学,有学二专的机会,一定不要错过。一般在本校读二专的话,需要至少花一天的时候上课。那时候每个礼拜六人家都去玩了,我却要早起去上金融二专,眼见着大教室里人越坐越少,而我学到统计学的时候也一度想把书烧了,但还是通过了所有的考试。虽然大三的时候因为出国交流,没有获得专业证书。但是所学的财会知识,给我之后在网上学习相应课程打下了基础。现在买股票的时候看财报也不会觉得很头疼。大学的时间一不小心就浪费了,如果你没有自制力只想看剧刷微博,不如选择去上课吧,这段坚持会给你意外的回报。
选择二专因人而异。可以看看你将来想从事的职业需要哪些专业技能。一般金融、会计、设计、营销等热门专业,一般的综合性大学都会设立。
说到底,语言是一个工具性的技能。因此建议你将语言专业作为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再学习一门其他的专业技能。
三、出国
如果你已经大三了,错过了学习二专的机会,怎么办呢?
那么你就要把着眼点放在提升你这个专业的实用性了。证书当然是刚性需求。除此之外,如果有一段留学的经历,会为你的求职加分不少。
仍然请你搜索一下语言类的职位。有没有发现大多数都有一行“有海外背景佳”的职位要求?因为海外的背景,不仅可以体现你的语言方面的硬技能,同时还能体现你个人的软技能。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大三的时候选择出国的原因。十年磨一剑,最终也是要亮出来的。而我们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会说,以后走上社会,更多的也是为了解决因语言沟通而引发的障碍。所以我选择去当地,真枪实战地运用它。
大学里的交换留学机会一般有:(1)大二~大四出去交换一年,个别学校可能要延长毕业一年;(2)大三~大四出去两年,并取得当地学校的文凭(一般叫2+2项目);(3)大一~大四暑假或者寒假的短期交流。
(1)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通常可以付国内的学费。如果不需要延长毕业一年,可以正常兑换学分,那么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如果是延长毕业一年,而你准备毕业就找工作的话,就需要慎重考虑。(2)这种方式很可能要付当地学校的学费,对个人的经济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是准备留在当地直接考研究生的可以考虑。(3)这种方式既可以体验风土人情,也可以考察下当地学校。成本上也是三者中最小的。
如果学校里没有留学项目,也没关系。现在外面寒暑假“游学”的项目多如牛毛,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即可。
出去之后一定要带着学习的态度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很多人到了国外,就一副天高皇帝远的样子,每天只知道和中国留学生聊天,在朋友圈上发照片。在国内能做的事情就不要花这么钱跑到国外去做了。长期留学可以加入当地的社团,去打工。如果是短期的,就每天尽量多出去,创造和人沟通的机会,比如买车票,点餐,去图书馆借书等。哪怕和人打招呼,逛逛超市都会带来新鲜的体验。重要的是,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里,一定要收获语言上的提高和个人的成长。这样在面试的时候会有很多故事可说。有了这段背景,你说自己能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很强的沟通能力,面试官也会觉得信服。
当时我求职的时候,很多面试官都对我的留学经历表示了很大的兴趣。而同样的专业,有留学和没有留学的人,面试结果王往往相差很大。特别是在学校工作和实习经验不太丰富的情况下,这份留学的经历可谓是雪中送炭。随着出国越来越容易,语言类学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海外背景的包装,优质offer就会被别人抢走。
总结:
不管什么专业,它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语言可以为你带来一个不错的技能,但是在就职中,光靠这个技能并不能让你获得与日俱增的报酬。因此建议在大学期间就增加自己的筹码。我也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你不喜欢这个专业,也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路在你的脚下,愿你走出不后悔的旅程。
折梨:每月分享好书推荐。一个爱画画的多语言学习者,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