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第三次游鹫峰

2018-09-24  本文已影响34人  我与乞力马扎罗

自从来北京,每年秋天的9-10月份都会来鹫峰爬山。只不过三次均一个人前往,第一次和这一次遇到了一些有缘的人,放眼望去,鹫峰连绵数十公里,我所走过的路程不过其中十分之一,路漫漫,看不清前方之路的同时又充满期待。

【登山】第三次游鹫峰

为什么我如此热爱自然呢?

人们置身在任何环境下时间一长都会有管窥之扰,或曰舒适区,或曰闭塞,或曰视野受限,或曰麻木而失去真实。自然可以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终究在强大的自然之中是无比渺小的,正如一个骄傲的人人面对他敬仰的强者时变得恭敬而谦卑,而所谓的强烈的外部刺激也只能来自于比我们强大的人、不可逆转的困境、深邃难测的大海、连绵不绝的雪峰……因此,在这种情境下,当我们变得谦卑、恭敬、宁静、喜悦之时,我们就开始坦然接受外面的刺激,然后寻求改变。

不过,至今我没有去过更远的山、更高的山,比如雪峰,那是一个埋藏在心里且终究要实现的美好梦想,别人将“去远方旅行“视为经历,我却视为奖赏,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设置一个攀登的目标。在我力所能及的攀登能力下,只去攀近处的山峦,却对未来永远保持远望的姿态,而不是攀远处的山峦,只是为了增加对美好的憧憬。我相信,登山不止,眺望不止,憧憬不常在,壮志常留!人生追求本该如此!

天气很好,来这儿爬山的往往是老年人,或者年轻家庭,所以常常看到活蹦乱跳的孩子。年轻人都去哪里了呢?也许在学习,也许在玩游戏,也许在刷手机,少年们恐怕再难强起来。这一次,翻过鹫峰以后抵达望京塔已是中午,我没有饥饿感,于是急行军继续往西走,这里的路人烟稀少,道路越发险峻和陡峭。

其实,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人群一开始都是熙熙攘攘的,但只要你坚持走下去,人会越来越少,因为很多人要么迷恋于当下的风景,要么停下来求安逸,要么半途而废。贪恋沿途风景无可厚非,这毕竟是旅行,不过我倒是希望利用这种机会磨砺心志,毕竟山外有山,何来的终点?因此我认为,坚持走下去才是最终的目标,因为翻山越岭这件事没有终点可言,登山不为景点,只为登顶

因此,爬山贵在坚持,因为方向不明、路途遥远,爬山不像跑5公里那样可以预期,途中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其核心是要有所节制(适量喝水,适当饮食,适当休息,适当看风景,保持不骄不躁的心态)。而且,爬山与跑步不同,不能将跑步的那套“哲学”照搬过来,否则很快人就会疲惫不堪,难以维系,目前我已经养成了登山途中不坐下休息、连续行走的方式。

山里很安静,到处是树叶沙沙和虫鸣鸟叫的声音,遥望远方,我总能想起当年登山的那种豪迈和纯粹,只是景逝人非。

继续往前走,你会发现,不同的高度,视野不一样,下面只能看到崎岖不平的山路和陡峭的路旁岩石,如果畏难就可惜了,因为越往上走视野越开阔,能看到更远的地方,待一步步以后看到了、看明白了,就有了往上攀登的行动,很多时候爬不上去是没看到、没看明白。当然,这里的高度不仅是山体物理高度,更是思想和认知的高度、深度及广度。

一路急行军长达3.5小时,下山后我才吃午饭休息,中间只有短暂停顿喘息,没有坐下来过。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想慢下来恐怕是不太容易了。值得庆幸的是,身体素质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差。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爬山的年轻人那么少?后来我渐渐明白,其实,跑步偏向社交,所有的社交工具均定位于社交和分享,而登山则偏向独处,偏向大自然和瓶颈,与其说很多人选择了跑步,不如说他们是选择了人群而非独处,这是非常遗憾的地方。

登山可以磨砺心性,这是因为在大山里,你既可以在苟且中急行,也可以在理想主义者经常驻足的悬崖边眺望远方!正如在短视与清醒中,反思与自我批判只为战战兢兢的危机感,只为不麻木、不短视地活着!

人永远不能丧失目标感,不能忘记眺望远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