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随风去,鼓角犹可闻(原创)
登长城是我一个良久的愿望。
不仅是因为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更是想领略一下这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伟大风采。曾有几次机会,于不经意间溜走,虽有遗憾,但我也时常安慰自己----机缘未到。
今日终遂我愿。登临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慕田峪长城。我们驱车来到长城脚下,眼前是一座高大威严的城楼,这便是长城了。
那城楼愈显高耸,大有冲破天空之势,两面是延伸出去的城墙,隐隐地逍遁萦绕于山林中。拾阶而上,终于看清楚这几百年前老祖宗修下的宏伟巨制的模样,青砖层垒,板石平展,浑厚如山体,坚实如铸钢。这城墙依山而上,陡缓随形,烽火台隔山相望,虽然看不清远方,但那隐约中的巍峨已经跨越空间,昭然于我的眼底我的胸前。
手抚这历经数百春秋风雨的青砖古墙,想起千万修筑这城墙的祖先,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
穿越时空的隧道,遥想当年先辈开疆拓土,建长城御外敌的豪气,孟姜女寻夫千里哭长城的悲壮,历史的车轮在他厚重的躯体下,留下了无尽的沧桑,使他那样的神秘莫测,那样的令人向往。崇敬、骄傲、沉重,想想在没有机械的年代,为了抵御外族侵扰,为护卫社稷平安,给那景盛物华的帝王江山修起着接天壤地的大院高墙,人们是怎样一砖一瓦修在这崇山峻岭之巅。
在那如蚁而行的劳工身后,又有多少孟姜女般凄惨的故事呢?多少王朝多少代,多少百姓多少年。
这块块青砖,片片石板,得凝结多少百姓的智慧和血汗才会如此坚实,得经历多少剑戳刀枪的打磨,浸透多少骁侯勇将的鲜血,才能如此巩固。
忽然间,眼前闪现出一幅幅千军万马酣战厮杀、百姓黎民奔走呼号的乱世场景。战争,这就是战争,它既制造悲剧,也成就奇迹,无论悲剧还是奇迹,一切都为了战争,而战争又全部是为了和平。所以,和平就是这道凝聚千百年战火硝烟、亿万人血肉疮伤的古老城墙全部的承载。
硝烟随风去,鼓角犹可闻,如今的长城,失去了当年抵御外敌入侵的军事意义,已经演化成一种古老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一种民族气魄的象征,一个让亿万华夏子孙为之自豪的“图腾”。当年这道为抵御外侵而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今天已成了人们追忆悲壮历史的时空长廊;当年那坐坐狼烟雀起的烽火台,今天也成了人们登临远望的观景楼。
在科技发展,文明进步的年代,先人用血肉筑起的长城,已成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英勇之魂;那浸透血泪的历史,已成了我们创造奇迹的动力之源。走向世界的中华民族,正在用更辛勤的劳动、更聪明的智慧创造着更大的奇迹。
每个站在长城上的人,都会因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而产生不同的感悟。人们常用钢铁长城来比喻军人,意味着当国家民族出现危难时,军人会像钢铁铸就的长城一样,捍卫国家的和平、保卫人民的幸福。
今天站在在万里长城之上,我们如何才能当得起这钢铁长城的称谓?如何才能担得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一道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作出回答思考题。
长城是一部历史,是一部以人遐思的历史。愿登上长城的好汉,在感受她的博大时,找到自己人生的共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