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伯乐月华待...社区伯乐计划《故事》伯乐精选推荐专题故事

老 李

2025-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云赏衣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老李当过兵。退伍后托熟人进了县直一家不错的单位。因学历不高、能力又有限,领导便安排他负责监管单位家属楼房的建设。这栋家属楼共五层,一个单元楼,共住十户人家。房屋建好后,他挑了最好的楼层(三楼),又把一楼公用楼梯道用铝合金做了护栏圈了起来,占为己有。改造成自己停放摩托车和渔具的地方。

楼房竣工一年后,老李被调到了县环卫部门工作。后来又被派到下属二级单位,管起了全县的环境卫生。这份工作不算累,手里还多少有点权力。他瞧见家属楼后有片空地,心思又活络起来,想接盖一间房。一楼二楼的住户起初不乐意,他便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总算说通:一楼二楼少出点钱,三楼以上多出点。半年后,新房落成,虽说多少挡了点光,可凭空多了间房,住户们都挺满意。

可这房刚盖好没多久,老李又盯上还剩下的那块地基,盘算着再盖几间柴火屋。这下,住他楼下的四户人家坚决反对,再盖下去,采光就彻底没了。为了把事办成,老李拍着胸脯对楼下住户说:“只要你们同意,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他借着职务之便弄来材料,盖起两层柴火屋。每层五间,共十间,每间面积不大,堆放千来斤木柴冬天取暖不成问题。建柴火屋的时候,他又挖空心思,应占尽占,将间隔的墙壁都设计了洞穴,堆放了木柴。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摆弄。柴火屋盖的高度正好同他的三楼平行。之后,他又在柴火屋楼顶种上一颗桂花树和一些花草,旁边又加盖了一间温室火笼屋,从自家后阳台开了扇门,直通花园和温室火笼,这一步步算计都是方便自己。

然而柴火屋盖好后,一楼的五间还能放些柴火杂物啥的,二楼的却根本没法用。一到下雨天就漏水,堆在里面的柴火全烂了。

住楼下的老刘实在忍不下去了,硬着头皮找到老李。他带着几分难为情说:“老李啊,我那间柴火屋这些年一直没法用,里头的柴火都烂成渣了。你看哪天有空,把花盆挪挪?我想找师傅做个防水,钱我来出,你就帮忙把花盆先找个地方放放……”

老李皮笑肉不笑,不冷不热地回了句:“我楼顶花盆太多了,不好收拾啊,怕是弄不了。”说完扬长而去。

老刘心里憋着股气。他心想,这事儿要是搁在老李身上,怕是早闹翻天了。可转念一想,还是得沉住气,慢慢跟他磨,总有说通的那天。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春茶刚上市,老刘下乡时特意给老李捎了两盒新茶,上楼送到他家。老李收下了茶叶,之后两人碰面,也只是打个招呼,却绝口不提楼顶做防水的事。老刘那间柴火屋,每逢下大雨就成了“小河”,连柴火屋门都被泡烂了,他懒得再装新门。

这事儿被老刘媳妇看在眼里。那天,她又拎着一提水果上楼敲开老李家的门。老李出去钓鱼了,他爱人刚起床。老刘的媳妇客客气气喊了声:“汪姐”打扰您啦,我下乡摘了点新鲜水果,您尝尝。”

老李爱人不客气地收下水果,老刘的媳妇坐了会儿,便提起柴火屋做防水的事。老李的爱人倒是答应得爽快,笑着说:“可以做啊,你们请师傅来看看呗。”老刘的媳妇一听,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趁热打铁,第二天一早老刘的媳妇就喊来师傅。同师傅一起去老李家楼顶查看———这也是她头一回进老李的家。

两人从老李的客厅穿过卧室,经过阳台过了天桥才到花园。只见一棵高大的桂花树长得正旺,树根粗实得很,照这势头长下去,恐怕两层柴火屋的地基都得被顶塌。园子里的花花草草更是密密麻麻的,乱七八糟的,一盆挨一盆挤得几乎没处下脚。师傅边看边念叨:“要做防水可不容易啊,花盆得全部挪走,更大的隐患是这棵树......。”

老刘的媳妇知道这事难办,之前丈夫跟老李商量没成,她想着再试试。那天她出门倒垃圾,正巧碰见老李钓鱼回来,忙上前搭话:“李哥,今儿钓了不少鱼?”老李笑着应道:“没钓着啥。能钓鱼的地方在搞建设,往后怕是没地方钓了。”

老刘媳妇趁机开门见山:“李哥,您也知道,我家那间柴火屋这些年一直没法用。上午我找师傅去您家看过,说能做防水,就是得先把花盆挪个地方。”老李说:“等我有空了弄。”老刘媳妇赶紧接话:“您看哪天有空,我来帮您挪。”老李又说:“就是我那几盆牡丹花,是直接栽在用火砖砌的池子里,得等秋天移到盆里,现在动不得。”

老刘媳妇听出话里有松动的意思,心里一喜,不就等几个月嘛。老李顿了顿又补了句:“这柴火屋当初是我掏钱建的,真要是县里拆迁,赔偿款可得全算我的。”老刘媳妇笑着应道:“当年确实是李哥操心又出钱盖的,真到拆迁了,赔偿款肯定得是您的。”老李“嗯哼”一声说:“谁个没有难处啊,你放心,到时候我把楼顶的花盆清一清,就能做防水了。”老刘媳妇心里一阵欢喜,觉得总算有了盼头,赶忙进屋把这事儿告诉了丈夫。

一晃到了秋天,老刘也不见老李提起楼顶的事,那天又下了场大暴雨,老刘心里忽然想起:老王以前跟老李是同事,他家的柴火屋就在老李种的桂花树底下,漏水更严重。不如找老王合计合计。次日晚上,老王刚下班走到门口,老刘正好下楼撞见老王。他赶紧把老王拉到一边,提起柴火屋的事:“老王,你也知道,咱俩那柴火屋简直就是个摆设,啥也放不了。我找老李说过多少回,让他把花园拾掇拾掇做个防水,他压根不理,还说自己放了几个大桶接水,根本没漏到柴火屋里。他这叫什么事啊,真不是人哦!”

说着说着,老刘气得忍不住骂了起来。他顿了顿又求道:“老王啊,以前你跟他是同事,你帮着去跟他商量商量呗?”老王一听也来了气:“我去年便跟他商量过,他根本不答应,还说柴火屋是他出钱建的,要是拆除,钱都是他的,后来我也懒得说了。

老李心里总揣着个不切实际的发财梦——盼着柴火屋哪天能被拆迁,换笔赔偿款。可这房子拆了也派不上别的用场。除非他自己申请拆除,得不到钱,他又不甘心。偏把柴火屋楼顶堆得乱七八糟的,任谁劝都不听。时间久了,邻居们都觉得,对老李这种自私自利的人,眼不见心不烦。鸡笼大的柴火屋,从此,没人再找老李提起做防水的事了。

老李也退休了。退休后,日子过得倒挺规律。每月和老伴去外省儿子家带一个月孙子,接着亲家接手,他俩再回老家歇一个月。在家的日子里,他每天骑车买菜做饭。闲了就去钓鱼,把老伴伺候得妥帖周到。

听旁人说老李的老伴是城里长大的姑娘,年轻时是个大美女,又有体面的工作,要不是腿有点小毛病,怎么会看上老李——他皮肤黑得像木炭,瘦若干柴棒,还是个秃顶,俩人站一起,总被打趣是“鲜花插在牛粪上”。可老李对老伴是真上心,下班回家买菜做饭洗衣全包,把老伴养得白白胖胖的。老伴喜欢打麻将,出门玩他要么开车要么骑车,准时去接回家。

一天下午,一辆轿车停在小区场子,先从轿车下来的是老李的儿子李博。李博下车又将老李扶着下车,儿媳妇搀着他的右胳膊,慢慢从场子走过来。老李的爱人拎着行李箱很疲惫的走在前面。老刘在凉晒衣服,忙上前一把拉着老李的手,问道:老李啊,你这是咋整的?我来扶你上楼。老李嘴歪了歪,微笑着没吱声,倒是眼眶湿润了。

老李这次回来,简直判若两人,精神头差了一大截。后来大家才知道,他到儿子家带孙子没几天就突发高血压,中风了。虽经及时抢救保住了性命,却落得个半身不遂的毛病,好在脑子还算清醒。

老刘心想,同住一栋楼,老李病成这样,应去探望才是。那天,他买了些水果和牛奶去了老李家。恰逢老李正在休息,他没敢打扰,放下东西就跟老李的爱人闲聊了几句家常,随后便回了家。

下楼时就碰见了老王,也不知他听谁说的,老王手里也提着水果,正要去看望老李……

没成想,老刘这人之常情的举动,竟深深感动了生病的老李。那天,老刘正在屋里吃晚饭,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老刘的媳妇赶紧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正是老李的儿子。老刘的媳妇又惊又喜,忙招呼李博进屋。李博刚坐下,就客气地喊了声,刘叔,然后递上一支烟,接过老刘媳妇端来的茶水,又开口道:“刘叔,我听我爸说了柴火屋楼顶的事。这些年您这边没法放东西,实在对不住您。我爸也总念叨,是他考虑不周……”他顿了顿,语气更诚恳了,“我爸说了,趁我在家,明天就请工人,先把花盆都移走,彻底做个防水。钱的事您不用操心,爸说全都由我们负责弄好。”

老刘听着这话,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心里那点因柴火屋漏水积下的不快,像被温水慢慢化开了。老刘摆了摆手,笑着说:“都是老邻居,你爸身子骨要紧,这事不急不急……”话没说完,就被李博诚恳地打断:“刘叔,我爸躺床上还念叨呢,说以前只想着自家方便,没顾上您们这边,这次生病才明白,远亲不如近邻,这些年多亏您多担待。”

正说着,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李博带着歉意的脸上。老刘忽然觉得,这栋老楼里的烟火气从来都没散过。

第二天一早,老刘就听见柴火房的楼顶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他扒着窗户往上看,李博正指挥着工人们搬花盆,动作麻利又仔细。

老刘摸了摸下巴,转身对媳妇说:“媳妇,等楼顶防水弄好了,我们收拾收拾柴火房,把咱家不常用的东西都搬进放着,媳妇嗯嗯两声,笑着应着。

老刘厨房里飘出葱花饼的香味,混着楼顶传来的轻快声响,在老楼里慢慢漾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