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管教时是否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体罚
孩子是否应该用体罚的方式来进行管教?大家众说纷纭。从现实来看,应该允许对家长对孩子进行适当程度的体罚管教。包括打手,打屁股等体罚措施。
1. 适当的体罚措施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进行矫正。有时候孩子还太小,有些道理无法理解对与错,或者理解了但是由情绪主导,不愿采取合理的行为。小孩子有时候喜欢到水边去玩,或者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依然很兴奋,不肯睡觉。或者是跟其他小孩子起冲突,抢别人的玩具,打其他的小孩,又或者是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不知道大家是否在身边碰到过这种有坏行为的孩子。可能你跟小孩子讲了应该按时吃饭,睡觉。跟小朋友要一起玩,不能抢东西和打架,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喊大叫。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小孩子并不能认识到这些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经常你说了10遍他也听不进去,仅仅靠讲道理会缺乏说服力。这时候,疼痛才会让他改正错误行为。新西兰就发现执行“零体罚” 法律后,很多小孩子不听从家长的教导,粗鲁无礼,并且会染上酗酒等恶习。原因就是家长虽然跟小孩讲道理,但是小孩听不进去。所以在执行2年后,新西兰废除了“零体罚” 法律。
2. 适当的体罚措施对孩子并无生理上的中长期伤害。对小孩子采取的体罚措施应该是适当的,不宜打脸,揪耳朵,或者踢人这种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体罚措施。但是适当地打手,打屁股会让小孩子当时感受到疼痛,过了1,2天,被打的部位也就恢复了,不会再感到疼痛 , 对小孩子的身体不会造成长期伤害。俗话说: "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作为父母,是舍不得伤害孩子的,不会对孩子痛下重手。
3. 适当的体罚措施对孩子并无心理上的中长期伤害。很多报告会说,体罚会对小孩造成心理阴影,会让小孩跟体罚者产生心理畏惧感。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体罚之前应该先让小孩认识到他的行为错误。他知道自己发生行为不对,心里会明白:"我做了错事,所以我会受罚"。如果小孩子对自己的错误并不知道,就受到了体罚,才会产生心理怨恨和委屈情绪。因此,惩罚之前应该有正确的理由。其次,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不仅仅是孩子的朋友,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感。因此,让孩子对父母有适度的畏惧是必要的,这样他在采取错误行为时,会受到心理约束。
通过惩罚,可以使小孩子了解到什么行为是社会允许的,什么行为是社会不允许的。这是家长执行监护人职责,指导孩子成为社会人很重要的一步。管教孩子时,适当的体罚会更有效果。所以,教育孩子时,应该允许父母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执行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