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历史没有关系正如素质和学历没有关系一样
我没有来广州之前,很多人说「广东是文化沙漠」,那时候我对广东不太了解,只知道那儿有钱,想着当年六祖惠能北渡黄梅学佛,被鄙视,也是说明「岭南没有文化」的说法,古就有之了。后来,发现很多地方都有被冠以没有文化的帽子,比如上海,香港。在广州已经呆了七年了,走的地方多了一些,去过上海,香港也却近距离地感受了很多次,我开始反思这种说法。
这里所说的文化,到底是指的什么?是历史吗?上海和香港的历史的确不长,但广东的历史并不短,岭南文化在此发源,并在近几百的时间里传播到海外,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落地生芽的最大一脉。反过来看,那些通常被我们认为有文化的地方,比如西安,比如南京,比如北京,似乎有点明白了,这里所说的文化隐隐地含有中华文化正统的意味,比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等,与这些文化相比,广东地区的岭南文化的确是一种边缘文化,算不得正统。那在这里就要问一句了,历史上有文化就代表着今天有文化吗?很多人以正统文化自居,嘲笑其他非正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上的盲目自大。
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华文化,是多种文化的大融合,但说到底,这是一种农耕文化,在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抑商重农,但历史走到今天,特别是自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文明被西方的工业文明打的落花流水,中国被迫跑步走入工业文明,并对一整套农业文明对行了血淋淋的改造,这种改造的方式与方法的必要性与效果,我们暂不去讨论。我只想说明在现代社会,仍然抱着中华农业文明的标准来评判一个地方有文化与否是荒唐的。河南的安阳是中国有考古证明的文明源头,但我们能说安阳就比其它地方有文化吗?悠长的历史的确是蕴育文化的沃土,但历史悠久不代表着一定有文化。玛雅文明历史悠久但在现在来说有什么文化可言呢,文化是一种传承,是一种积累与坚持,是需要有生命力,是要不断生长开花的。文化不只是过去,文化不是死的。
自上个世纪初,古老的中国快步走入工业与商业文明,上海凭借地缘优势迅速崛起,成为东亚第一都市,也形成了所谓的「海派文化」,但这种文化自新中国成立后渐渐式微了。而这时,香港作为中国对外的一种中转,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大都市,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香港没有固守也没有抛弃自己的传统,反而利用与西方交流的便利形成了一种中西交融的文化,上百年的发展证明,香港的这种文化还是相当强的生命力的。某些在内地已经消失的中华文化在香港还能找到一些遗存。传统一直在,并且在不断生长,不固守一域,这是深得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广东地区迅速步入工业文明,经济发展迅猛,但法律与道德等方面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传统文化不断被打碎,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这才使得「文化沙漠」的称号甚嚣尘上。
其实广东地区在文化传承上的现状是整个中国的缩影,只是广东地区经济发展过快,相比之后,文化发展差距明显,才被人所诟病。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如果这种对文化的态度一直不得到改变,整个中国都会成为所谓的「文化沙漠」。
说到底,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将传统的农业文化转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工业文化。不要躺在历史上睡大觉,我们常常以「五千年的文明」自居,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如果不将这种文明传承发展下去,而把她放到博物馆里去,她只会成为死的文明,也就谈不上什么文化了。历史与文化没有关系,正如素质和学历没有关系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要再争什么「有文化,没文化」了,时代在发展,我们对文化的判断标准也在跟着变化。当年在欧洲人眼里,美国人也是粗鲁没有文化的,但现在的美国,各种文化种族,融为一炉,宗教自由相处,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可美国的历史也才区区几百年。就像有的人学历很高,但自私自利,没有公德心,我们说他素质很差,但也有些人没有太高的学历,正如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那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她的素质却很高。
其实我谈文化的问题并不是想抑谁捧谁,也不单单想说文化这一件事情,只是传递一种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太习惯用标签对事物进行分类然后去做判断,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喜欢在标签之间粗暴地建立因果或者等同关系,比如文化与历史,比如素质与学历,比如传统与陈旧,比如新奇与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