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

重读“做自己尊重的人”

2020-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45岁以后的日子

这几天,毛洪涛的截屏朋友圈在网上随处可见。

内容不复述,详见图片。

毛洪涛1970年11月出生于河南焦作武陟,1989年考入位于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就读会计学专业,在校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

1996年硕士毕业后,毛洪涛留校任教;2016年,出任四川省眉山市副市长,后任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2019年2月,毛洪涛调至成都大学,出任党委书记。

看了这封绝笔信,无缘由地想起饶毅老师,在北大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这一份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摘要如下:

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

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

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

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

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

世界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

而对无神论者——也就是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小难大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

我祝愿:

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50岁,正厅级单位一把手,不敢说是人中龙凤,那也是凤毛麟角。

是干部人事金字塔的中上部,是基层干职工顶礼膜拜的对象。

按理应该说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难道……

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毅然决然“挥手自兹去”?

其中的是非成败,静待组织调查结果。

生死之间,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的。

大胆地猜测一下,也许他觉得生不如死,也许他觉得死更有尊严,也许他觉得死亡之后,职业中的自己更值得自己尊重,做了自己尊重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