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2022-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圣阳明文化书院
阳明先生感叹:“此‘良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
“良知”是阳明心学核心的理念。《大学》提出“格物致知”,阳明先生发展出“致良知”的概念。
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它会清楚地告诉我们何为善何为恶,会让我们为善去恶。但如果某人私欲妄想过重,就会阻碍良知的作用。可即便是恶人,他的良知仍然存在,只是被蒙蔽了。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对于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分开来看。
后者的“良知”,是宇宙的本体,佛家谓之自性、真如、真心等,道家称之为道,儒家称之为道心。
前者的“致”,是一个动词,也就是我们需要始终在当下,让自己回到觉知的状态。非觉知的时候,我们会有私欲妄想的干扰,不能保持在觉知的状态。所以,需要时时地提醒自己,让自己去除私欲妄想,保持觉知。
所以,致良知就是回归当下的觉知。
觉知的源头是无善无恶的、寂静的本体。而对于所觉知的事物,良知会自然地让我们为善去恶,良知会让我们良好地为人处世。
如此,对于“致良知”有所感悟,就会落实在行动之中。我们可以反问自己,是否能够时时刻刻地让自己回到当下,保持觉知呢?当有杂欲妄想干扰的时候,我们是沉迷其中还是可以苏醒过来?
我们每天会产生许多的杂欲妄想,因此也就需要多次地让自己回到当下,这会是渐修的功夫。
就个人而言,很多时候自己没有在当下保持觉知,有时也会有杂念妄想产生,也许是有负面的情绪,也许是有负面的习惯,不能够当即灭除私欲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