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VersionMe-BVM社群创作专栏

20180619

2018-06-19  本文已影响28人  Owl_007

这两天我一直在读《未来预演》,想要尽可能地熟悉这套理论,觉察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把她呈现出来。只是关于后者,我一直不太确定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陷入了思维死循环,走不下去,只是卡住。
也就是在这几天,我和嫂子们的关系非常紧张,我一直处于“强忍”的状态(btw,都是我的玻璃心作祟),我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更不知道如何化解这些强烈的负面情绪,于是变得非常非常脆弱,想想铭印,想想书中提到的关于量子场,关于“情绪是过往经历的最终产物”,想想种子,我非常清楚这些“我好难过”的感受,大部分来自过往情绪的累积;我会产生自己被攻击,不被尊重的感受,也与她们无关,我知道世界是一面镜子,“境由心造”,我也清楚,我已经慢慢学到了如何认识这些情绪的“知识”,可我还是难过,我还是无休止地想起最坏的情形,幻想自己悲伤无望的未来。
情况直到今早也还是没有任何好转。二嫂在上班前跟我说了句话,我还是觉得她是在针对我,于是硬着头皮答应着,内心的脆弱再一次侵袭。
到今天白天,我心里的感觉好一点点了,下午出门前,我还是用心地把客厅收拾整齐。之后我打电话给二嫂,告诉她我晚一点回家。电话刚刚接通时,我像往常一样活泼地讲话,因为我心中的愤懑不平已经慢慢消散了,二嫂呢,她的声音不是平时那种轻松,也不是发火时候的高亢,反倒有些低沉,是“我以为你生气了,以后我们关系会很僵,但我没想到你会主动打给我,而且还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的那种有些许害羞,还有些许内疚的低沉,我能感觉到她的情绪。
也就是在这之后,我继续读《未来预演》,忽然一下子有了思路,知道如何在课程中讲”我“自己的的故事。其实没什么复杂,就是照实呈现而已。
回家的路上,我终于可以平静地去审视这几天和家人相处的经历。事情从来都是一环套一环,从来都不是孤立发生的;即便怒不可遏,也还是试着让自己闭嘴,避免情况更加糟糕,因为我也不能确定我在失去理智的时候会说出什么话。当这一切过去,不妨想想这背后的铭印,我这两天的经验是:1. 对方会有情绪,尤其是家人,是不是因为自己先在哪里“惹”到了他们?是不是自己没有关照到他们的感受?是不是平时付出不够,只是(习惯性地)索取?不必自责,只是觉察;2. 对方的反应是自己内心的映射(你是什么,就会看到什么,经历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我承认,我这几天心里一直压抑着,找不到情绪的出口,事情的进展也非常缓慢,藉由家人的情绪,我也进一步地觉察自己的感受,反观当下的生活,直面自己需要作出的改变;3. 看清楚这一切之后,第一时间移除自己在愤怒时产生的那些负面感受,用心思考对方曾为自己做过的事并心怀感恩,试着体会对方当时的状态,也真诚接受自己。
于是,我终于感受到书中作者强调的“高昂的情绪状态”,而我也的确,就在刚刚这两个小时内,真正对自己充满信心,真正知道,我能把事情做好,真正感受到,我值得。
最后,分享一个线上沟通时必须掌握的要领:倘若对方说话让你感到愤怒,感到被冒犯,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做?千万不要回复,千万不要回复,千万不要回复,假装没看到,不是为了把对方“晾”在一边,而是防止自己的情绪,因为线上沟通的信息失真,而引起不必要的双方不愉快。很幸运,这几次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学会了闭嘴,把手机扔到一边,避免了对自己、对他人不必要的伤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