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厌恶透了婆婆,却完全没想到……》
《你厌恶透了婆婆,却完全没想到……》
文/空十年
1
晚饭时分,古董先生向我讲起,小刘家的孩子从不叫爷爷奶奶。
我当即感到震惊,“怎么能这么教?”
古董先生打抱不平,“小刘他媳妇儿还不喊公婆爸妈呢!小刘再怎么渣,他媳妇儿也总得尊重老人吧。大人都不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这一刻,我深感他们背后错综复杂的家庭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想到不久前,古董先生跟我讲,有天小刘因为自己不操心,把孩子额头鼻子嘴巴都磕烂了,孩子姥姥嘟囔一句,他竟然当街骂起丈母娘。要知道,小刘家的孩子,是姥姥姥爷一手带大的,出钱出力出房子。小刘不仅没有感恩,连尊重都没有。
很显然,夫妻双方都有问题,但这又是多少家庭上演着的闹剧。
许多独自带娃未被婆家善待的妈妈,大概在愤怒的某一刻,都会在心底呐喊,“你从不帮我带娃,凭啥我要让孩子叫爷爷奶奶?”
他们是否真的会如小刘媳妇儿一样,引导孩子不认爷爷奶奶?
2
我忽然想到L。
直到奶奶去世,在葬礼上,L得知奶奶在弥留之际还念叨她时,终于嚎啕大哭。
她悔恨不已,在奶奶瘫痪卧床的四年里,她没有看望过一次,每次想去,打在心底的那个结又提醒她不要去。
从前,L总是恨恨地说,“我奶奶一点儿也不喜欢我,小时候我放学回家,饿得前胸贴后背,问她要块馍都不给我,转脸就把她柜子里那些糕点分给我的堂哥堂弟们了,我妈说的一点儿没错,我奶奶就是重男轻女。”
L说她躲在墙角,多希望奶奶东张西望时能看到她,然而,她被突然跳出来的母亲拽走了,母亲压低声音骂她,“你个逼丫头,馋嘴精,你没看见那死老太婆,光想着她的大宝贝孙子吗。”
母亲的话,在她原本有所疑惑的心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之后的很多年,L都对奶奶若即若离。
有一年,L的奶奶去苏州,回来时给L带了一个水晶球。L欢喜的不得了,她像宝贝一样放在书桌的柜子里,让我们只能看,不能摸。
她骄傲地告诉我们,“这可是我奶奶从很远的地方给我背回来的。”
不料L的母亲听见了,她怒气冲冲地闯进来,揪着L的耳朵,“就这么个破玩意儿,看把你稀罕的,你没看见老婆子给他们买的衣服吗?”
说时迟那时快,L 的母亲举起水晶球,啪地摔碎了。
很多年后,我忽然明白,那天碎裂一地的,还有L对奶奶的情感。
在最初的生命里,就强迫孩子疏远亲人、拉扯孩子结成联盟、拿自己的好恶引导孩子抗拒长辈们的爱、让孩子的眼里有仇恨,这难道是我们身为母亲所期盼的吗?
3
最近,我的好友C在做遗产公证,她的老公不在了。
我小心翼翼问她,“过年跟你妈带孩子一起回老家?”
C很坚定地告诉我,“不,我带孩子回他奶奶家,孩子想爷爷奶奶了。”
想到这些年来,C跟着老公在省会城市艰辛打拼,她儿子三岁前一直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C也曾一度耿耿于怀公婆对孩子照顾不周,也曾因儿子对自己的疏远黯然神伤,而更早些时候,C还因为彩礼婚礼的事被婆婆气得失声痛哭……
但是我仍打心底里赞许她,“嗯,去吧,应该的。”
毕竟,这是老两口唯一的孙子,失去了儿子,好歹见见孙子能抚慰他们老年丧子的悲痛。
没想到的是,C却话锋一转,“有一件事情,我挺难过的。现在孩儿他爸的遗产继承,我放弃了,全部给孩子。可他爷爷奶奶也放弃了,全部给孙子,一想到老两口,养儿看孙大半生,什么都不要,还帮我们把房贷结清了,以后可怎么办,年龄那么大了……”
C的声音沉下去,我的鼻子突然发酸。
而刚得知C的老公出事时,我们还担心C的公婆会抢走房子车子,却压根儿没想到,老两口竟然做出了这样的牺牲。
他们的爱和善意,前所未有强烈地冲击着我的心。
他们宁可老来艰辛,也想让孙子生活安稳。
忽然感慨,这个世界上,哪有不爱孩子的爷爷奶奶?
那一刻我站在寒风里,久久不能挪步。
4
是什么让我们丧失了对爱的信仰?婆媳矛盾?隔代养育?婚姻琐碎?
但无论什么原因让人产生狭隘的念头,我们是否认真想过,也许孩子需要爷爷奶奶的爱,
而我们,在这中间究竟想要扮演什么角色?是利用孩子跟母亲的天然情感连接逼迫孩子站队?还是鼓励孩子遵从内心的情感需要?
都说“人老隔辈亲,爷奶疼小孙”,即便许多时候我们锱铢必较的,可能是老人爱的方式,抑或繁重生活下老人未能给予的帮助……但不能置否,老人对孙子辈,在没有了望子成龙的迫切后,那些流淌不止的深深爱意,在任何时候一定是竭尽所能的。
何不自问,我们到底更希望,自己深爱的孩子,是在贫瘠还是丰盛的爱里成长?
德莱塞说,“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朵花,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更坚强、正直。”
所以,任何一个养育者的责任,都首先应该是,鼓励孩子去爱而不是去恨。
愿我们,都是申明大义的成年人;愿我们,能抛开恩怨,做一个自信的母亲;更愿我们,懂得独立的去爱每一个爱我们的人!
(本文由空十年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