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突破年”热潮下的冷思考
当下,在南京市经济工作领域,最热的词语莫过于“招商突破年”“招商引资加速度”等相关术语。今年以来,各级先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部署开展“招商投促年”活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毋庸置疑,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事关地区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大举措、大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在掀起招商引资热潮的同时,我们需要谋定而后动,客观辩证地认识各区块产业结构现状、发展布局方向,严谨细致地选定招引目标群、勘定项目类型。具体讲,就是要按照不同区块产业特性属性和发展规划,区别设定不同区块招引任务指标。如果都去招引信息产业、软件业,都要发展这一类型的高端产业,各区块之间会不会产生恶性竞争,将来若干年后这些产业是不是又要开展新一轮的“去产能”;如果一个区块,一定要把一个产业链完全建立,载体承接能力能否满足,如果满足产业链后还有没有余力承接其他产业,产业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如何保障,若干年后会不会成为另一个“老东北工业基地”?所以,应该特别注重于招引目标群的细化、具体化,在项目类型上按照区块划分楚河汉界的同时,就相同产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亦要细化分工,防止出现一窝蜂上和贪大求全的问题。
在投身招商引资热潮的同时,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冷静,保持足够的定力和清醒,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片面的唯指标论,为了达成指标“饥不择食”,“浪潮涌起,泥沙俱下”,低端产能、淘汰产业得到苟延残喘的空间;为了达到台帐好看的效果,弄虚作假、“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貌似基础变得厚实了,可次年税收却无甚提升;为了尽快落实项目,在调研甄别上走过场打马虎,导致一些违法违规传销组织、集资平台平台“挂羊头卖狗肉”盲目上马,破坏市场秩序金融秩序、乃至引发民生问题、社会问题。这些无异于饮鸩止渴!
总而言之,开展落实“好招商突破年”活动,不但要集中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用好一切可以借助的渠道、抓住一切可以展示的机会、创造一切可以提供的条件来抓招商引资,还要破除捆住手脚的老思想老套路老机制,拿出突破性的追求、突破性的战术、突破性的机制、突破性的举措、突破性的组织方式,全力形成突破性的势头、突破性的成果、突破性的标志去抓招商引资,更要运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合守度地抓招商引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招商突破年”活动的初心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