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斋自由写生活、文字

随笔 男人的容貌

2019-01-22  本文已影响60人  吾弗之

历史上最敢于大张旗鼓地品评男人容貌的时代可能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了。风流名士们端着清茶浊酒品评人物——很放肆地说别人的闲话。
看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刘伶那小子身长六尺,貌甚丑悴,整天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绝顶丑男啊。
范晔这个公子哥虽然是个世家子弟,但长相实在不敢恭维,身高不满七尺,是个黑胖子,秃眉毛还不长胡子,像个死太监。
嵇康这哥们身长七尺八寸,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风姿特秀,若孤松之独立,醉倒的时候,若玉山之将崩。绝对是咱们中的一等美男子。
兰陵王长相太俊美了,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白的像个美妇人,哪像个能征善战的武将军啊。
魏晋之前,也有对男人长相的品评,但多是有相无貌。
吴越争霸,范蠡辅佐勾践完成报仇和复国的使命后,范蠡功成身退,携家人奴仆驾扁舟渡东海,来到齐国后,给文仲写信说,勾践这个人,心胸狭窄,脖子长,嘴尖得像鸟儿嘴,长这种面相的人,只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享福。范蠡对勾践的描述只有相而没有貌。
曹魏时,曹操发现司马懿有“狼顾相”,立即判定司马懿有异志,不会甘居人臣,“狼顾相”也是只有相没有貌。
三国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是贵人异相,依然只有相没有貌。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不但发现了山水自然之美,更发现了人——男人也是可以这样美的。此时,对男人的审美超越了过去的有相无貌,涵盖了男人的相貌气质和风神。
《世说新语》里面讲到两件与风神威仪相关的事:
第一件是庾常仁与诸弟如吴,想在驿亭住宿,诸弟见好多老百姓聚集在屋里,没有躲避的意思,就回来将情况告诉庾常仁,庾常仁不相信,说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结果,庾常仁往门口一站,不得了,“诸客望其神姿,一时退匿”。
第二件讲的是,晋室南迁之初,南方人普遍看不起北方人,南方士族也不肯与北方士族合作。司马睿对此很苦恼,后来王导出了个主意:没事儿干的时候,让北方来的那些士族精英们簇拥着皇帝司马睿盛装出游。这个主意果然不错,南方人在大街上见到从北方来的君臣们的仪态神姿,呼啦啦跪倒一大片,这件事就这样被摆平了。
品评人物从来都是士人圈子里的事,魏晋南北朝尤其如此,是士人品评士人,跟圈外人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那时候能留下姓名的美男子差不多都是才貌双全的名士。魏晋时期的士有两大爱好:一是爱玩隐居,二是爱扎堆儿扯淡。这两大爱好把朝廷整的很不舒服:你隐居就隐居吧,怎么越隐越显呢?你把名声整出来了,搞得天下皆知,不把你招了去,显得朝廷多不得人心似的;朝廷不喜欢你们瞎扯淡,你们偏不跟朝廷合作照旧瞎扯淡。
于是,朝廷跟这群知识分子的关系就闹得很僵,结果倒霉的只能是这些知识分子了,才不管你们长得好看不好看呢。
于是丑刘伶天天喝酒,最后死哪儿了都不知道。
范晔因谋反而伏诛。
嵇康因言论放荡,负才惑众,害时乱教,助人谋反的罪名被司马昭下令处死,《广陵散》从此成为千古绝唱。
美少年兰陵王因一言之误而被赐毒酒自尽。
事实证明,在那个时代,一个男人如果长得好看又有才却死活不跟朝廷配合的话,是要掉脑袋的;
一个男人长得不好看但有才且死活要跟朝廷捣蛋的话,也是要掉脑袋的。
比较而言,才貌双全讨朝廷嫌的男人掉脑袋的机会要大于有才无貌而讨朝廷嫌的男人——越是才貌双全越可能成为知识分子领袖——他们可是掌握着舆论导向代表着人心向背的。
魏晋南北朝以后,男人——知识分子中的男人的长相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个性也变得千篇一律了。再到后来,知识分子的才情也乏善可陈了。
从古代的士发展到今天的知识分子,既有量变——人数越来越多;也有质变——知识分子不再具有士的精神了;连长相也越来越不像话了。
过去的士是知识分子,今天的知识分子不是过去的士——连模样看起来都不像——不再有士的神采威仪,尽管我们也不是太清楚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神采威仪。
清末民初那批知识分子,从留下来的照片看长相还是有模有样的,骨子里也还有士的风流,即使是附着在他们心里那些残存的士的精神影响到他们的相貌,也能达到世界级男人的水准。
民国时期,对男人相貌的评价,依然是由知识分子发端。但经大众传媒传播,为广大民众津津乐道而几乎成为全民偶像。品评的范围则流播到政学两界,比如流传甚广的“民国四公子”和“民国四美男”
民国四公子有多个版本,但成员基本上是以世家子弟为主,为美人和美玉不惜豪掷千金,以风流倜傥闻名天下,是传统文人眼中的的风流才子。
而民国四美男,不管是汪精卫周恩来张学良和梅兰芳这个组合,还是蒋介石汪精卫周恩来和张学良这个组合甚至其他的组合,基本上都是当时国共两党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民间对政治人物相貌的关注,是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气象所致,表达了人们的空前的政治热情以及对理想的政治人物看法。依然是传统的对男人的审美倾向。
建国后,对男人相貌的评介一度转入地下。重新破土而出是在改革开放后,这时知识分子的容貌已经提不起人们的兴趣,连知识分子自己也提不起兴趣:实在没什么好看的,整天窝在筒子楼里面唉声叹气,形象相当猥琐。
对政治人物的相貌的关注也销声匿迹了,至少表面上如此。
人们开始关注明星,先是大陆的,后来是港台的,然后是欧美的;阳刚的阴柔的然后是中性的;先是小生后是硬汉然后小鲜肉。男星的容貌是一种消费品——买张电影票就可以消费一次,本质上是一种男色消费。
今天,对生活中的男人新的审美标准是“高富帅”,其实就是财貌双全,除“高富帅”以外,剩下的都是“矮穷丑”,男人阵营空前地黑白分明。
过去,对士的容貌的品评,关乎德才与操守,政治与舆论。但士蜕变成知识分子后,操守变得很可疑,成了政治的附庸,且确实越长越普通,人们包括他们自己对他们的长相再也没有谈论的兴趣了。
倒是对政治人物容貌的评价,私下里,人们一直兴趣高涨。
对男性高层政治人物相貌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相上,国家元首一定要略微发福,脸庞要大一些,最好是国字脸;要是总理的话,最好要清瘦点儿的,看起来和蔼可亲的;省市级的官员不管胖瘦一定要看上去很干练;再下来的官员就难说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