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日子 ――侯马篇
按照行程安排,1月13日晚我和孩子离津,经K865转乘K609,到达侯马的家中时,已是次日下午二时许。直至2020年1月20日,国家正式发布疫情警报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危险一直与我们如影随形。
“过年发点你们那儿的视频,看看哪边更有年味”,这是小伙伴儿遥控布置的一项任务。15日晚,我们一家来到卫嫂闻喜花馍店。
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传统名点。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把对土地的敬重、对生活的期盼寄托在花馍的文化内涵里。
闻喜花馍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它“历久弥新”,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店后,孩子和她爸爸忙着采购,我则忙不迭地拍照,为的是好回去赶制成电子相册,在小伴儿面前嘚瑟嘚瑟!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不得闲,我们又去了华翔购物广场、侯马市花卉苗木市场和两处多肉花园温室大棚。每到一处对我而言,程序依旧是拍照――制作电子相册――嘚瑟!
原本打算年前请孩子爷爷奶奶、伯伯、叔叔一家一起出去吃顿团圆饭。但是由于忙的忙,在外省的在外省,人总是难以凑齐,加上过了几天,孩子她大伯告诉我们他已订下了年夜饭,我们也就作罢,彻底放弃了“做东权”。
1月17日,腊月二十三“小年”,我们在小城大虾,举行了小型家宴。专程特邀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因为孩子的叔叔和堂妹在外地,年三十才能赶回来,又把她婶婶这位留守老人也请来了。你还别说,朋友推荐的这家火锅店,味道杠杠滴。我和小闫、歆儿和她爸、爷爷奶奶各分为两组,边吃饭边进行着亲切友好的交谈,时间过的真快,自上次暑假一别,这又是小半年没见了,所以总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尽的嗑!吃过饭,大家兵分两路,一路开车回厂。我、小闫还有歆歆一行三人,乘“11路”原路返回。一来饭馆离厂子并不算远,二来也为能消消食多聊聊。一路上,尽吐生活中的苦与累,乐与愁,相约有机会再聚。
临睡前,我突然来了灵感,特意为小年做了一副对子。上联是:乐待金猪辞旧去,下联对:喜候银鼠迎新来。趁着兴致,我还为除夕之夜发送朋友圈准备了另一副小对:“子夜钟声辞旧岁,鼠年鹊音迎新春”。
接下来的日子,因为迫近年根,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2020年1月20日,国家正式拉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警报,虽然出行时我们也佩戴了口罩,老实讲并没有一下子进入到一级战备状态。潜意识里多少还有些认为,这一切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
1月22日,这天是腊月二十八。俗语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糕”与“高”谐音,蕴藏着“年年高”的美好祝愿。为讨个“生活事业步步高”的好彩头,一大早,俺便发了面,准备重操旧业,再蒸花馍。
这次我选用了南瓜、菠菜还有红心的火龙果作为了天然色素,加上提前做了不少功课,成品自然更加新颖别致。福袋、麦穗、粮囤、葫芦、吉祥鸟、金元宝、连理鱼,信手拈来。老规矩,留点面团供歆歆祸祸。做完发朋友圈嘚瑟,可是女儿干活的“唯一”动力。有朋友问我,这么精致的花馍哪舍得吃啊!其实,平时的生活中俺也很粗拉,这不是赶上过年的氛围了吗,才有了这等闲情逸致。当然,也有发朋友圈,盼点赞的成分在里边。其实,我想说的是,我和歆歆是同类人哦!
孩子和我的共同好友都知道,歆歆可是一个不折不扣“抄作业”的老手。每次发朋友圈的成品,都是从俺这翻制过去的“山寨版”。这不打算给爷爷奶奶送去的花馍,无一例外又是从俺这儿盗过去的。不过,看在她还算孝顺的份上,我也就不再追究了。
女儿开心地把蒸好的花馍,一网打尽,一股脑全放进了塑料袋。临了,还从我的馍堆里“选秀”,找出了几个“美人胚子”,便兴冲冲地奔出了家门,给爷爷奶奶送大礼去了……
在这个假期里,难得下厨的爱女,暂时接替了俺的工作。难得空闲的我,有了难得空闲的时间。我又翻出了刻刀,准备刻一组福鼠题材的剪纸。经不起闺蜜谢姐姐的撩逗,还提前做了剧透。说是剪纸,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叫“刻纸”。做起来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现在刻纸比以前简单多了,起码有了网络,题材很多,打印回来刻就是了,无需太多的技术,唯一需要的只是耐心。
一套九幅的剪纸,我是在2020年1月25日00:00分,准时发送至朋友圈的,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随图我还配送了一副对联:“欢笑开剪吉祥鼠,喜乐始绘幸福年”,祝大家福鼠迎春,新春快乐!
随着广播电视的不断宣传报道和疫情的进一步升级,我们对预防新冠病毒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在我的提议下,孩子大伯取消了年夜饭。大年初一,我们也是简单地在公婆家照了一下面,便各回各家了。正准备老老实实宅在家中的档口,千里之外的单位突传飞报,要求女儿立即结束假期火速返岗。
事不宜迟,大年初二,我和女儿登上返津的列车,成为了大“疫”之时最“无畏”的逆行者。
后记: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日子宝坻篇、反思篇,也将会陆续上线,敬请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