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就是要正确看待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死亡恐惧,并且讲述了死亡恐惧的表现和阶段,作者还告诉我们,死亡恐惧也会激发人们的觉醒体验,从而让人成长。这本书是欧文•亚隆在70多岁高龄着手写的书,他表露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老人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将这份恐惧进行了深度剖析。书中还有大量实际案例和来自于电影、文学作品里的例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带给读者对死亡的新认识。
这本书的作者欧文•亚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医学的终生教授,心理治疗界公认的大师,当今世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著有《爱情刽子手》、《当尼采哭泣》、等畅销心理小说,以及《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日益亲近》等心理治疗经典。
1、如何识别死亡焦虑
每一年都会听说,哪家的老人去世了,记忆当中还健朗的人就已经消失了。死亡离我们很近,而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是与生俱来的。在孩童时期,我们就开始注意死亡的迹象,比如植物的枯萎、昆虫的死亡,还有对某位亲人突然就见不到了感到困惑。
青春期死亡的焦虑会大面积爆发出来,有一些青少年甚至因此有自杀倾向。还有的喜欢暴力游戏,喜欢看恐怖电影,在其中找到掌控或征服死亡的感觉,有的则爱做一些冒险行为来对抗死亡焦虑。而作为成年人,我们则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成家、立业等其他方面,把死亡焦虑挤压、埋藏进了自己的无意识当中。到了中年,死亡焦虑再次显影,身体的衰老,人生道路的某种意义上的下行让人难以对死亡视而不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为,追溯到心理根源,也实际都是死亡焦虑的驱动。其中一种是外显的死亡焦虑,就是直接地害怕死亡这件事,比如怕亲人离开,怕自己死去,担心死亡的过程会很痛苦,害怕死亡随时就要发生;另一种是隐秘的死亡焦虑,就拿最简单的噩梦来说,关于死亡的想法经常会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散播到梦中。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女性,她的丈夫刚去世不久,她还沉溺在悲痛之中。这位女性说自己梦到屋外有一只野兽朝着她张开血盆大口,她非常害怕野兽冲进屋子里,伤害到女儿,于是顺手用一块红格子布裹着一只小动物扔出门外。可是,野兽吃完小动物后并没有离开,还是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盯着她。
亚隆分析这个梦:野兽其实是死亡的象征,死亡已经带走了她的丈夫,现在她担心野兽又要来带走她的女儿。她之所以顺手拿到一块红格子布,其实是因为她丈夫死的时候正好穿的是一件红格子睡衣,而野兽吞食完小动物后还不离开,她意识到自己才是猎物,野兽来找她了——这是典型的、死亡焦虑在人梦中的一种体现。除了外显的、隐秘的死亡焦虑,书中还提到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没有明确指向性的焦虑,有心理学家曾风趣地说,人们在没有什么可焦虑的时候,总是试图焦虑点儿什么。而作者亚隆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没有指向的焦虑实际上就是死亡焦虑,是从死亡焦虑中转移而来的。
亚隆在几十年心理治疗中发现,有的人是害怕肉体上的痛苦;有的人对死亡后的“未知”状态感到害怕——会不会永远孤零零地躺在地下?会不会去到地狱等等;还有的人害怕就是“失去”——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了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人一旦死亡,他曾拥有的一切:亲密的爱人、美满的家庭、金钱、事业等等都将离他而去,大家会慢慢淡忘他,直到这世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也去世,他便完完全全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就像从未来过一样。这种巨大的孤独感、无意义感是死亡带给我们最深的痛,也是我们产生死亡焦虑的心理根源。
【小结】人惧怕死亡,又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于是焦虑就产生了。死亡焦虑潜伏在我们的无意识当中,如果不能准确识别死亡焦虑,对死亡的恐惧就会一直笼罩着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死亡焦虑是驱使人们做出各种破坏性行为的重要动力,所以,正确识别死亡焦虑将有助于我们纠正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自觉的行为或思想偏差。
2、理解死亡于生命的积极意义
1)生命有限,更应该珍惜当下,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活出真正的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里面的主人公伊凡就把自己的全部人生都花在了追求名誉、声望和金钱上,直到临死之际才醒悟。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到,像伊凡这样的人,他们把精神寄托在金钱、名誉上,其实是借此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逃避不可避免的死亡焦虑。伊凡在最后的时期才意识到,他如此糟糕地将死于绝症,是因为他活得糟糕,他因此怀着温柔对待周围的人,在充满爱的状态下离开人世。
其实不仅在小说中,现实生活也有很多鲜活的例子,作者发现他所接触的很多绝症患者,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也都有所“醒悟”。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说:“太遗憾了,我直到身体里长满了癌细胞才知道该和活!”他们中有些人放弃了无关紧要的琐事,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陪伴至亲至爱的人身上;有的人不再违背心意,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的人变通透了,开始欣赏日出日落的自然之美,对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充满了感恩之心……
2)对人生意义的研究
针对“生命的无意义感”,作者亚隆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叫“波动影响”,就是往湖里扔一块石头,石头沉下去了,但湖面会泛起一圈圈涟漪,扩散开去。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哪怕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但它确确实实会像涟漪一样,在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间传播、传递,即使我们的肉体死亡,我们的生命也能得到另一种延续,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困在无意义感之中。而且需要说明的是,你也不要想着死后要留下你的名字,一个好名声。相反,作者认为,那种刻意追求个人的流芳百世的想法往往是徒劳无用的。亚隆的“波动影响”其实是鼓励我们在人生中多留下一些很舒适的感觉。
【小结】死亡对于人类而言,不全是消极的,当我们敢于直面死亡,而不是缄默或逃避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迎来人生中定贵的“觉醒时刻”。
3、我们该如何面对即将去世的亲人
死亡是每个生命最终的宿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处理好自己的死亡焦虑,而且几乎不可避免的,我们还要面对别人的死亡,比如亲朋好友的去世,有时候后者可能还更加困难。因为我们一贯回避死亡,对死亡的话题讳莫如深,这种态度可能导致我们在陪伴临终者的时候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或选择,最终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亲人面对生死大事时,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欧文•亚隆作为心理咨询师,给予即将去世者以临终关怀、治疗人们的丧失之痛,是他的一项重要工作。亚隆发现,亲密关系的联结能大大降低临终者的死亡焦虑。因为人类对归属感的需求非常强烈,我们总是生活在团体中,与其他成员保持着紧密而长期的关系,但死亡却是孤独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生之中最孤独的事。
孤独感又强化了死亡的痛苦,加剧了死亡的焦虑。而我们的文化又总是给死亡披上静默的外衣——临终者在面临死亡时,一方面他的家人朋友可能变得遥不可及,因为他们往往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害怕伤害临终者;另一方面临终者可能自己将自己孤立起来,不想把亲人朋友拉到死亡的气氛里,宁可自己拥抱沉寂。书中还告诉我们,其实快要去世的人通常都需要有人听他们讲讲对死亡的恐惧。如果家人朋友做不到主动,作者建议临终者也可以选择先开口,直击要害地与家人朋友沟通。
还有一种情况是,怎样帮助痛失亲人的人从悲痛中走出来?书中记录了很多类似心理治疗的案例,有个老太太,她的老伴去世了,她不得不同时面对丧失和搬去养老院的困扰;有困朋友去世而引发自己死亡焦虑的人;还有哥哥去世多年,弟弟一直走不出阴影的情况……对这些人来说,亲密的人际联络是非常重要的,而当我们试图与别人产生联结时,同理心是最有效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深刻地了解别人的感受。
【小结】死亡的痛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孤独感,而回避的态度可能把临终者和陪伴者都置于更加孤独的境地,唯有亲密关系的联结能打破孤独,能把人从丧失之痛中解救出来,好好告别,不要让彼此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