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不忘初心职途

五一节面对美食、美景、美女,怎么做才不会陷入庸俗,才叫致良知

2019-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神意通达

五一劳动节,大家都在休假,面对美食、美景、美女,怎么做才算是与“良知”相应呢?怎么做又算是自私庸俗呢?这给有精神追求的人提了一个好问题。

王阳明谈起过这个问题,他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然小人之得其欲也,吾亦但见其苦而已耳。。。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王阳明说,所谓私欲,就是过当的人欲,过当有不足和过分两种,世人多是过分。要致良知,就得去私欲,也就是去除过分的欲望。这也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不过度,就可以安然享受正当的欲望。问题来了,什么叫不过度?以什么为标准?

在王阳明那里,这个标准是良知,符合良知的就是正当,不符合良知的,就列为过当,是私欲。良知在心学修习者那里是很实在的东西,但在现代人看来,却成了抽象的概念,良心这东西没有实柄可握,怎么做才叫良知?这对于良知发现的人来说,本来是不言自明的,但对于面对太多选择和欲望的现代人,却成了难题。我们被个人欲望和社会期待掩埋得太深,导致内心无法提供一个出自本然的行为蓝图,只能寻求外界的支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进一步迷失于社会生活中。

在此,提供一个把手,供大家拿来权衡:那就是你是否感到痛苦。如果痛苦,那么你的欲望就过度了。痛风,说明食欲过当了;听力下降,说明听音乐听广播过当了;看美女走路撞电线杆子,说明看美女过当了;离不开手机,说明娱乐过当了。如果并无痛苦,也没给他人带来痛苦,也就不算过当。这一切,需要对生活保持清醒的觉察。

佛家名言说:烦恼即菩提。有烦恼时,才能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也就获得了觉悟(菩提)。

从生活入手,在具体问题上提高自己的修养,是最有力的修行。最怕的是搬弄教条,生硬地要求自己如何如何。

有一次,二程受朋友之邀参加一个宴会,二程是有名的道学家,这位朋友也许是要考验一下他们,安排了妓女陪酒,弟弟程颐一看,拂袖而去;哥哥程颢却谈笑自若,安然处之。世人公认哥哥的修为高于弟弟。

一老一少两个和尚过河,同行有个妇女不敢涉水,老和尚把她抱过了河。到了庙里,小和尚问:师父,你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为什么抱那个女施主过河?老和尚说:哦,我已经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神意通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