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悟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
初读此诗,是在高中的语文课上,那时的自己并不理解其中的深意。只知道其字面的含义,只知道我们需要为了高考而背诵它。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生的旅途不断行进,猛然在某处看到一句曾经课文里的古诗,除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带给我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震憾!
你有没有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头脑中仿佛灵光乍现,以前学过的一首古诗就那么猝不及防地闪现在你的脑海。然后你突然感慨,啊,原来如此。其实,这才是我们与古人第一次精神上的交流,穿透了时空的阻隔。他们的智慧就这样穿越千年,历久弥新!
苏轼的这句诗来自于他的《前赤壁赋》。那时苏轼被贬失意,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段或许是黑暗的时光。因此,诗中对于人生短促且无常的慨叹可谓是苏轼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可惜,那时的自己并不懂,也没有可能懂。只学会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的适用于考试的分析方法,实在是遗憾又无奈。
在一个温暖和煦的午后,我坐在图书馆里靠窗的位置看着一本闲书。不经意间抬头看到窗外的绿树和草坪,精神恍惚了一会儿。不知怎的这句诗突然就闯进了我的脑海,我竟然莫名联想起它的前后的句子,顿觉醍醐灌顶!
要更好地理解语句当然离不开上下文,不论是读文还是讲话。一如此诗,它的前一句“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同样饱含哲理。
万物皆有归属,不是自己的无法强求。人生在世,谁不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在取与舍、得与失之间一步一步迈向生命的终点。
“看他起朱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金钱、名利、美貌……这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而逝去甚至可能顷刻化为乌有,尤其是在这个竞争剧烈、节奏迅速的时代。
而那习习的清风、皎洁的明月、潺潺的溪水、连绵起伏的山脉、遼远璀璨的星辰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大自然以一种最为平等和公正的方式将宝藏馈赠给每一个人。
江、山、风、月,不因贫富、地位、职业而对人存在丝毫的差别。“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所看、所听、所闻之处,每一个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感受,“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当然,在若干年后,回首往事,可能又有了新的见解!在读书中生活,在生活中读书,才能真正体会到经典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