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事历史

日本历史上的女性崇拜嬗变

2018-02-08  本文已影响43人  小兔叽的尾巴

原始时期,人们只能依靠捕鱼、狩猎和采集来支撑,生产力极为低下。这一时期,女性因其特有的生育能力为人类的繁衍生息、传宗接代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地位崇高。一万年前,日本进入制陶的野蛮时代,由此开启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由于有草绳花纹,称之为绳纹陶器,这一时期的标志性器物为绳纹陶器、陶俑。这一时期的陶俑形象大都为乳房丰满、女性特征突出的女性形象,规模巨大、数量众多。这些陶俑被视为祈求丰收和祖先保护的象征。天照大神是日本神话中象征光明和生命的大神,地位最为崇高。她的性别就是女性,保护人类食物、创造日本农业的神也是女神。拥有巨大力量的神是女性而不是男性,我们便可以看出日本先民对于女性的尊敬与敬仰。在日本神话时期过度到史实的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神功皇后。她是传说人物而非历史人物,但她所生的儿子——应神天皇却是日本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对女性的极高敬仰和崇拜是日本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一点,在世界诸民族中较为罕见。日本原始社会对女性的崇拜可见一斑。

弥生时代是日本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之一。弥生时代后期,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卑弥呼便是一位女性。卑弥呼将政事交代给她的弟弟,自己久居深宫,专事鬼道 ,终身未婚,“侍婢千人,少有见着,唯有男子一人饮食,传辞语。居处宫室楼观城栅,皆持兵守卫,法俗严峻,”犹如人间神女。卑弥呼死后,曾立男王,但国中内乱,又推出卑弥呼的义女——壹与即位,内乱方为平息。由此可见,弥生时代女性地位仍然较高,而且较绳纹时代相比,女性不仅作为一种生殖崇拜,而且已经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用于社会统治之中。

进入六世纪以后的飞鸟时代,日本出现了天皇谱系中的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她在位期间立厩户王子为太子,进行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圣德太子在女皇的威望和保护下,陆续实现了讨伐新罗、制定“十二阶冠位”、发布《十七条宪法》、从此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系统,以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同时,圣德太子重视佛教,出现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时期。推古天皇时期,日本的皇权正式从氏族的控制中挣脱出来,皇权大大加强,为大化改新奠定了历史基础。飞鸟时代另一位杰出的女性天皇便是持统天皇。持统天皇拥有高贵的血统,她的父亲是天智天皇,母亲出身苏我氏,政治联姻中嫁给了自己的叔父也就是后来的天武天皇。天武天皇死后,她即位成为持统天皇。持统天皇登基后剪除异己,实行庚寅年籍,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她在位时期,模仿唐风的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白凤文化逐渐达到高潮。642年,皇极天皇即位,后因大化改新中的政治风波,她两度即位,后号“齐明天皇”。

奈良时期在日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日本因为白村江战役战败后开始学习中国,元明天皇即位后大力修建新都并迁都平城京,开启了日本第一个都城时代。“被誉为日本古代黄金时代的奈良朝70 余年历史的序幕由此拉开。”这一时期,日本女帝也是层出不穷。奈良时代共有八位天皇,女性天皇有三位,掌权四代。然而圣武天皇在位期间,因为体弱多病,实际掌权的是他的皇后——光明皇后。光明皇后出身藤原家族,是藤原不比等的女儿,她的姐姐藤原宫子是文武天皇的第一夫人,位同皇后,后生下儿子,即位成为圣武天皇。光明皇后后生下的女儿先后被封为亲王、太子,最终即位为孝谦天皇。孝谦天皇后让位与淳仁天皇,自称太上皇。然而淳仁天皇执政期间,孝谦太上皇仍然是实际的掌权者。764年,孝谦太上皇将淳仁天皇流放于淡路岛,重新即位为称德天皇。女皇登基为自己的后代成为天皇铺平了道路,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天皇家族“万世一系”的纯洁性和连续性。从实际看女皇的产生有些只是填补了先皇死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或是权衡争斗派的势力,但女皇即位后大都推动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建设,并不是作为傀儡碌碌无为。

七八两个世纪、200年的时间里,日本先后出现八代六位天皇,先后有推古、皇极、齐明、持统、元明、元正、孝谦、称德等女皇。此后800年间,又在德川出现了明正、后樱町两位女皇,如此大规模的出现女皇统治,不仅是日本历史上的独特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一时期女性在政坛的活跃不仅体现在女皇的大规模出现上,以橘三千代为代表的外戚等女性也在日本历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橘三千代是文武天皇的乳母,她得到了文武天皇的祖母——持统天皇以及文武天皇的母亲阿部皇女的高度信任,在她的运转之下,她的继女藤原宫子成为文武天皇的第一夫人,位同皇后;她的女儿藤原光明子成为了圣武天皇的皇后,摄政多年;就连她的外孙女都在她的支持与谋划之下即位成为天皇。这样藤原不必等“不仅在政界扩大了权利,而且向皇家血统扩展了他的野心。”橘三千代本人也荣获“橘宿祢”的名门姓氏。

女性地位至高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女性在文学领域也是大放异彩。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就是女性。《源氏物语》作为日本文学中的杰出代表,得到世界各国文学界的高度评价,并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这一点表明,女性地位的崇高为她们接受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能。

尽管日本历史上曾有众多杰出女性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女性也曾作为原始时期的崇拜象征和统治阶层出现,她们的地位却不是一如既往的尊贵。随着社会的发展,曾在社会上显赫一时的女性群体逐渐衰落。

古坟时代后期,公元6-7世纪,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想体系儒学和佛学传入日本。《日本书纪》称,应神五年,百济国养马师阿直歧初传儒学,应神16年,百济国王仁抵日,带《论语》10卷,《千字文》1卷。儒学自上而下在日本传播,入学推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但随着儒学在日本的不断深入传播,日本女性的地位随之下降。儒学中“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思想在日本人民心目中不断根深蒂固,日本人也随之理所应当的认为女性应该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女性能在社会生产中担任的关键角色越来越少,社会分工中逐渐由农业社会时期担任重要的劳动力转变成家务劳动者。男性的能力开始凸显,女性越来越成为社会贵族男性的附属品。进入武士时代以后,女性地位跌入最低谷。尤其是上层社会要求女性才不外漏、谨言慎行,极大地遏制了女性的发展。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时期。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女性地位在这一时期有所提高。1882年,日本正式施行一夫一妻制,妇女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大力开展教育,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女性受教育的重要性。二战后,日本女性地位得到极大改善,妇女获得了参政权,并且劳动权益得到保护。经过战后的一系列改革,日本妇女基本上实现了法律上的平等,获得了较大程度的解放。但男女的地位并没有从本质上实现绝对的平等,女性获得受教育权,而实际上日本女性受教育并非平等化,女性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短期大学,名牌大学中女性的比例相对男性来说更是微小。而且针对女性学习的科目也并非完全与男性相同,而是主要集中在家政教育方面,比如食品安全等专业。就是为了培养女性以后为家庭服务的能力。日本目前仍是世界有名的“大男子主义”国家,66%的家庭由丈夫掌管家庭大事的决定权。女性的就业呈M型变化,女性从学校毕业后就业,组织家庭或生育孩子以后就要退离工作岗位,知道孩子长大成人再出来工作。但长期脱离工作环境,女性的职业素养已经极度退化,很难有人再胜任高难度的工作任务。因此,很多女性一生都在为家庭和丈夫、孩子服务。这一点也导致日本企业管理层中甚少有女性存在,即使存在,大多数女性都是终身未婚或者隐婚。随着女性学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女性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

日本女性地位的由尊到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这期间不仅因为男女的社会分工不同,也有外来的思想文化的熏陶转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地位将不断提升。女性解放运动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