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狗的纪念
郑重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没有给夏娃拍过照片
给它取名夏娃,绝非源于《圣经》中伊甸园的传说。但是听到狗名的人总有这样一问:亚当是谁?实际上,它是夏天抱回来的孩子,故名夏娃,仅此而已。
养夏娃的动机十分功利。年刚过完,家藏的好酒被小偷一扫而光,于是全家人都认为有必要养条看家狗。正好舅娘家的猎犬产了狗仔,阿妈封了两块钱红包抱只回来。它的母亲出自名门,父亲却是本地土狗,血统一败,小命就只值两个包子钱。描述夏娃的外形不费唇舌。毛色漆黑如墨,远看象堆煤炭,仅有颈项、尾尖与四爪染白。四爪染白的狗有个说法:“四脚踩花,喜欢过家”。“过家”就是窜门走亲戚。长大以后,走哪跟哪儿,确实如此。如果它的毛色给马,应该是匹威风凛凛的骏马。落在看家狗身上,总觉得有股晦气。尤其是白色尾尖,农村传说是“报丧狗”的象征,会对主家不利,于是被阿妈毫不留情的用剪刀“喀嚓”一声了结。年幼的它拖着伤尾巴爬到墙角里哀鸣,着实没有想到以貌取狗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才被收留,不熟悉周围环境,又遭受剪尾之痛,成日不吃不喝,老朝大门外面爬。每日磕个鸡蛋给它,才勉强进食。晚上凄鸣不绝,搅得全家无法入睡,白天少不了承受冰冷的叱骂。终于能够自己出门,却让一辆疾驰的摩托撞飞,找到它时已是四肢瘫软,血迹斑斑。全家以为必死无疑,一周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颤颤巍巍,如痴如醉。阿妈说狗有寻找草药给自己疗伤的本领,于是在晚上打开后门,任它来去。后来果然恢复如初,是不是找到了灵丹妙药?没人知道。
不愧是天生的看家狗,咬人撞人样样精通。陌生人打家门口经过,龇牙咧嘴,有模有样。对衣衫褴褛者尤其愤恨,被它欺负的不是拣破烂的阿婆就是走乡窜户的货郎。穿戴富态也不行。隔壁邻居穿一件皮衣夜间回家,也它不问青红皂白,上去就赏了两颗牙印。独对孩子情有独钟,一看到孩子,就会送上热情的拥抱,不管人家接不接受,害不害怕。孩子人仰马翻,哭爹喊娘,以为要被害,它却送上黏乎乎的舔舐,把稚嫩的脸庞当雪糕,用狗的方式爱着、疼着。
狗造罪主人受累,家里为它没少付医药费。阿爸心有不甘,关门闭户,攥起一根粗棍子满院子追打,凄惨地惨叫声响彻云霄。挨打不过几天,依旧死性不改,想咬得还咬,想撞的还撞,那脾气比蛮牛还倔。
最佩服的还是它的风流倜傥。人前其貌不扬,狗中却是风华绝代的存在。放它出门溜达,回到家门,屁股后头跟了一串仰慕者,红黄白黑,高矮胖瘦一应俱全。很多时候,家门外潜伏着一大群狗,摆出各种架势翘首企盼,一宿一宿等它出来相会。其中有条挣脱链子逃出来的癞头狗最痴,谁若对它动心,便嫉妒发狂,不惜动武驱赶同类,要独抱美人归。终于错咬了一个脾气暴的过路人,人家操起扁担毙了痴情种子的命,又吊在树上扒皮抽筋,它用惨烈的死相为夏娃殉了情。
因为风流,夏娃生过三窝狗崽。所生狗崽同它一样,遍体乌黑。狗崽的父亲是谁始终是个谜,它们降生于世就注定了坎坷的命运。拿去卖没人要,只好免费送给亲朋好友。失去孩子的夏娃不但不沮丧,反而爆发出更加强烈的生育欲望,生活变成怀孕生育的不断循环。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食物补充孕期营养,它向我们摇尾乞怜,家里喂不饱,就到处串门混吃,对保障胎儿营养充满执念。这可愁死了父母,待它结束一期生育后,赶紧买来一条结实的铁链把它锁在家中,再不给它鬼混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囚禁,它变得听话了,出去散步充当保镖,叫东往东,叫西去西,喊它别跟着,轻摇几下尾巴,就乖乖地转身回家。它的乖甚至传到许多村民的耳朵里,若出门没带它,总会有人问:你家夏娃怎么没跟着?”
生过三次孩子的它,气质成熟了,精神却衰落下来。放它出门它反而不愿意,只喜欢安静待在家里,或是跑到阳台上朝外边象征性地吠几声,或是把头搁在来客的大腿上撒娇讨好。
有天夜里,放它出去撒尿,很晚很晚才回来。回来后就在院子里呕了一滩秽物,然后才回窝睡觉。我们以为是吃多了的缘故,没有当回事。第二天早晨阿妈去窝里唤它,不见踪影。满屋寻遍,才在后院阴暗的空房中发现已经僵直的尸体。一嘴泡沫,是被药死的,至死也要保持窝的体面干净。
夏娃死于公元二零零六年三月十三日,享年七岁,我挖的墓穴,阿爸给他下的葬。接连几个夜晚,阿妈都对我们说,她老觉得夏娃会从穴中爬出来,再回到家里。它的离去,我们不习惯了很久,再唤它的名字,才反应过来斯狗已逝。
偶然从亲朋好友收养的它的子孙后代里看到它的影子,都有一个显著特征:遍体乌黑。不得不感叹它基因的强大。
许多年过去了,若见有人饥不择食,狼吞虎咽,我会条件反射一句:“我的天,比夏娃吃得还多。”阿妈也会接过话茬陷入怀想:“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夏娃就离开我们十六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