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在瓶子里想什么?

2023-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给丘吉尔做饭

渔夫打捞到一只瓶子,打开,一阵烟飘出来,慢慢聚合,形成巨大的魔鬼。魔鬼对渔夫说自己犯了罪,被所罗门收伏于此,等有缘人搭救。魔鬼曾在瓶中发誓,说若过三百年有人来救,则给他所世上所有的财宝;若过五百年有人来救,则让他成为世上最有权势的人;若要等上一千年,出来就得把这人给杀了。今天不幸,刚好到期。

这是我初中读过的一篇课文,具体情节可能有出入,总之,something like this。

我一直在想,这个故事能讲出个什么意义?

在我的经验中,所有流传广泛、令人印象深刻的寓言都蕴含人生的智慧,在生活中总会一次一次碰到类似的场景,给出一个精准的诠释,十分有意思。

比如“小马过河”,在众说纷纭、意见不一的时候,我常想,这都是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看到的问题,而我的结论,只能从我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中获得。

比如“七色花”,也是我喜欢的一个比喻,每当七天长假开始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得了一朵七色花,每天能撕下一片花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长假结束,花瓣刚好撕完。

人生则是一个广义的长假,看你如何用好每一片花瓣。

所罗门的魔鬼瓶究竟讲了什么呢?

故事的结果跟东郭先生与狼很相似。

东郭先生救了一头被猎人追杀的狼,装到自己的布口袋中,结果放出来的时候,狼说:你好事做到底,干脆给我当晚餐吧!

东郭先生找人评理,有个农民说:你这么大,我不信你能装进一个这么小的布袋。

结果狼钻回去证明,当然被迅速扎紧口袋的农民一锄头结果了。

所罗门魔鬼瓶也是是说人类智慧的伟大,足以战胜魔鬼吗?那样是否太简单?

如果我们把这世间所有正在奋斗、渴望成功的灵魂都比喻成在被封存在瓶中,在黑暗中挣扎的魔鬼?

魔鬼三期的时候,对世界充满物质的幻想;而到了魔鬼五期,则升级为权势的欲望。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实现,它就可能变得消极,甚至反人类?

大都市的茫茫人海中,常常起伏、飘荡着这样的漂流瓶。

每次午夜梦回,心头都有万头羊驼飘过。

漫长的黑夜,刚好可以思考一下,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然后继续努力睡去,屯足精神白天继续努力突围。

所有的民间传说都把人的需求简化为这样几个:财富、权势,以及爱情,“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也是人类欲望或执念的极简主义清单。

如果囿于其中不能自拔,则可能走火入魔吧。

放下执念,是否可以立刻得救?

瓶子里装的魔鬼和瓶子外的渔夫都是人类自己。这给解读带来障碍。

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定数。

执念在瓶子里发酵,变成妄念,则可能万劫不复,终不得见天日。

而如果放下执念,就能羽化成烟,获得自由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