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日记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一些非常美好的回忆,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狮子王》绝对是这些美好回忆当中非常难忘的一幕。
所以当迪士尼再次推出这部经典巨作的时候,想必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带着几分期待却也是满满的回忆去重温那一幕幕一直保留在心中的熟悉画面,从94年到19年25年过去了,曾经的孩子变成了有孩子的父母,就像辛巴从一只幼崽变成了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王,但是只要一听到那似乎来自于远古的开场呼唤,一看到阳光之下万物共存,欣欣向荣的景象,伴随着“生生不息”优美音乐的流淌,我们似乎马上就变成了大自然的孩子,也成为了荣耀之地的一员,找到了自己在大千世界当中应处的位置。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观完影片过后会觉得比较失望,因为新版的《狮子王》就是真人版的区别,且不说情节就连很多细节处理都是一模一样,但是对我来说这无外乎也是一件好事,起码美好的回忆不会被打破,迪士尼也是聪明的,他们清楚还没有做好超越自己的准备。
不过这一次我在观看的时候却多了一份审视和思考,毕竟这是给孩子们看的电影,那肯定是离不开教育的话题,加上前不久又刚刚看过国产动漫电影《哪吒》,自然而然地就把它们联系到了一起来看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所以对于两部电影制作拍摄的优劣就不做评论了,只是单纯地看看电影中折射出来的东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两部电影都是围绕着小主人翁的成长经历展开的,辛巴也好,哪吒也好,都是一样,孩子的成长自然离不开家长的教育,辛巴主要是来自于父亲木法沙的教育,哪吒主要是李靖夫妇和太乙的教育。家长自然都是希望给孩子无限的爱,让他们能快乐健康的长大,这一点上两个家庭是一样的,但是在传递爱的途径和教育的方式上面它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体现在木法沙和李靖这两个父亲身上。
同为父亲,木法沙带着小辛巴一起巡视王国,并为他答疑解惑,在辛巴犯错的时候耐心引导,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应该怎么做,这可以说一种陪伴式的教育,画面感十足,所以即便多年过后辛巴忘记了很多东西却一直忘不了那个满天星光的夜晚,那个夜晚父亲告诉他他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直陪伴着他,这也是辛巴能走出阴影回归王位的关键。
再来看看李靖,从哪吒一出生他就在为儿子不公的命运奔走,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父亲,就像绝大部分中国家长一样为了孩子拼命工作,忙里忙外,然而却忽视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父母的陪伴,特别像哪吒这样的孩子,他们太孤独了,他们最想要的不过是和父母一起好好的吃个饭,然后陪他踢个毽子罢了。但是别说李靖了,就连李夫人也经常以斩妖除魔的理由将哪吒一个人放在家里,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依我看即便哪吒不是魔丸转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也会性格扭曲。试想一下,如果李靖夫妇能多拿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主动带孩子出去和其他人见面相处,而不是让他一个人偷偷地跑出去闯祸,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我相信慢慢地大家就会接受他,有这些基础即便到了最后哪吒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会成魔了。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是所有家长都应该去深思的问题。
刘向的寓言故事分享今天暂停一下,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