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

已见心灵

2020-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七星鎏玥
身体已在路上,心灵还会远吗?

洛儿很喜欢旅游,认识她,还是在几年前。

刚相识那会儿,洛儿刚好单身,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约我一起出去旅游,或是海边看海,或是古镇闲步,或是到某个风景优美的国家慢慢游旅。那是一种年少无知单纯的感受,单纯地感受不同地方风景的奇特优美。

直到她遇到了他,我们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一起出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她有了能伴她走天涯的人。

很快,不到一年,他们结婚了。婚礼那天,她留下了幸福的眼泪,我也深深送上了心底的祝福。婚后一段时间,洛儿很少联系我。其实不联系,我都感觉是好事,代表生活顺心无事。

一般来找我的朋友都是带着自身问题来的。所以经常的,喜欢把朋友放在心中,为他们默默祝福,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也不会主动去联系,因为真正的联系在心里,所幸,朋友们也都懂得。

去年三月,洛儿突然发信息说好怀念之前一起旅行的日子,还说想去冲绳,问我要不要一起,我正好工作忙请不了一个月的假,就没去。在此之前,她刚从巴厘岛回来。

人一旦感伤,怀念往事,就代表心中有事,我猜想肯定是家里两个人的事。也没问她具体什么事,她还不想说,就是还没进展到可说的地步。或许就是她老公工作忙,忽视了她之类的问题。

婚后,洛儿不需要上班,她老公一人工作就够养活一个家。于是,她开始到世界各地旅游,有些地方不止去了一遍,如马尔代夫、巴厘岛、威尼斯、巴黎、澳洲……

这样在路上旅行的状态大概持续了一年多,她开始对美景渐渐厌倦,渐渐审美疲劳,美景也渐渐疗愈不了她内心的落寞。躺在巴厘岛的沙滩竟不觉着美,跳进冲绳的海儿竟不觉着奇趣,对海上垂钓也失去了兴趣……

在路上,只见身体,不曾想却不见心灵。

洛儿没有感受到自己在路上的身体的感觉,思绪应该在家中那位,所以做什么都没劲。这也是未能做到心理学中“此时此地”所指。

“此时此地”在路上,不一定是旅行,看山看海看异域风情;不一定要远行,到天边之外只明月寄思乡情;不一定要在行进,安安静静也可以。

比如,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劳作也是身体在路上。而感受到了身体在路上的感觉,化作笔下一首首诗的灵魂,就是已见心灵。

已见心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