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凡人~从读书天才到流浪汉--乡土陈世美的故事
在我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县城的格局非常小,南北东西不过三四条街。在这么小的一个县城里,所有人几乎是相互认识的。谁的老家是哪个村的,在哪里上的学,爱人是哪个单位的,在单位里负责干什么,谁是谁的大姨或二舅,谁是谁的表弟或表妹……。
在这样的四平八稳的熟人社会里,如果新来了一个人,那一定是大家议论的焦点。
后来真来了一个人,不过既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也不是工厂的工人,而是一个有神经病的流浪汉。
他整天一副落拓不羁、邋里邋遢的样子自然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
每天在垃圾堆中找吃的,晚上找个避风的犄角旮旯睡觉。这和其他的流浪汉一样,自然没什么稀奇。
奇怪的是这个流浪汉会写字。会写字也不算特别神奇,可是他写的字飘逸俊秀,非常漂亮,这就有点奇怪了。
更奇怪的是在那个普通话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他可以用普通话把报纸读得很流畅,基本上听不到乡音。
如果说能读报纸也不算啥,英语说得也很溜就太难了。那时候英语教育还没有普及呢,来个会说英语的流浪汉,岂不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有好事者去打听这人的来历,打听来打听去,才知道此流浪汉果非普通人也。
此流浪汉名叫王德旺,出生于本县某乡的一个农村家庭。虽然王德旺家里特别贫穷,但特别聪明。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文过目不忘。数学课上,别的同学还在掰着手指头算数的时候,他的答案早就写在了纸上。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这孩子是个读书的天才,父母也乐得合不拢嘴。
可是高兴归高兴,到了小学升初中的时候,现实的残酷就开始考验他们一家。
他家太穷了,并且兄弟姐妹好几个,光吃饭和穿衣就是一项庞大的开支。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父母的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跳出农门呢?
可家里实在是供不起他一直读书啊。
亲戚朋友也是一样穷苦,这种长时间的付出之后能不能保证考上大学还是另外一回事,于是大家只能是背后摇头叹息,见了王德旺的父母,就怕碰到他们开口提借钱借粮食的事。
正在王德旺留着泪认为自己就要和他的父母一样要在农村过一辈子的时候,命运开始发生了变化。
一位乡里的干部看中了王德旺的天赋和才华,愿意供王德旺来读书,但这种付出不是无条件的。条件是王德旺考上大学之后必须娶他的女儿。不知道王德旺的父母和王德旺是如何考虑的,但最终他们接受了这一条件。
王德旺以出卖自己爱情的代价换来了读书的权利。
三年初中过去,三年高中过去,王德旺的成绩一如既往的好。所有教过王德旺的老师都能感觉到,这会是他们最得意的学生。
高考结束,成绩公布,录取名单出来了!王德旺成为了县城历史上的第一个被北京某大学录取的学生。
当时读初中能考上一个中专,能跳出农门,农村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已经是很多人所梦想的事。能考上本科的基本没有几个,而王德旺居然去了首都北京某大学。这新闻犹如原子弹爆炸一样,给人们留下了异常强烈的震撼。
老师们异常兴奋,用王德旺来激励其他同学。王德旺的父母和家庭高兴得留下了眼泪,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未来的岳父和妻子很激动,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一个偏远农村孩子到了北京,见到了向往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见到了王府井的繁华,胸中升起万丈雄心,要是能在北京工作该有多好。在班级中,他见到了周围那么多白白嫩嫩、热情开朗的女同学,想想自己家里肥肥胖胖、土里土气的“未婚妻”,心底滋生出一阵阵悔意。
一年之后,他隐瞒自己在老家的婚约,和一位女同学开始了他向往的恋爱生活。
两个人在象牙塔中的恋爱卿卿我我,如胶似漆,如梦如幻。在爱情的鼓励之下,王德旺下定决心终于给老家的未婚妻写了一封分手的信。
在这封信中,虽然王德旺的字迹很漂亮,虽然很注意措辞,表达了多年来“岳父”家的资助的感激,但老家的“未婚妻”即使再没有文化也读懂了要分手的意思。于是他的“未婚妻”哭得死去活来。
一个说好的婚姻怎么就散了呢?一个淳朴的农村孩子怎么能成了陈世美呢?
“岳父”咽不下这口气,觉得自己的姑娘相当于被休掉了,以后如何嫁人?觉得王德旺是白眼狼,忘恩负义!
于是他们一家找到王德旺的父母兴师问罪。王德旺的父母觉得良心有愧,两位老人亲自到北京去劝说自己的儿子不要忘记了做人的本分。
王德旺觉得原来“岳父”是在要挟他,答应婚事是当时没有办法的事情。自己毕业后有能力养活自己,养活一家人,要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以后会补偿“岳父”的经济损失。
王德旺的父母回到老家,他们声泪俱下,赔礼道歉,和“亲家”说了王德旺的想法。
“岳父”觉得,既然你如此无情,那咱们就鱼死网破。你忘恩负义,我也让你身败名裂。
岳父一家人到了学校,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追索“女婿”的活动。
王德旺的“女朋友”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毅然决然离王德旺而去。学校经过调查,认为王德旺的行为严重违背道德,造成了非常恶劣影响,对王德旺予以劝退。
王德旺眼看着自己能得到的幸福的家庭,殷实的收入,稳定的工作,众人的羡慕都化成了泡影,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疯了。
他被家里人接回了老家后,众位乡亲流露出的眼光有惋惜,也有鄙夷。
家里人跟着遭受着心灵上的侮辱,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脸面上实在难看。曾经的荣耀变成了耻辱,曾经的炫耀变成了罪证。
父母望着这个疯疯癫癫,曾给他们带来无数欢乐和荣耀的儿子,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终有一天,王德旺自己搭上了曾经去县城上学的汽车。
下车后,他或许是因为发现这里没有人辱骂或殴打,于是他就在县城里安顿下来。
县城里很多人知道他的事后,毕竟不是“岳父”和“女婿”的关系,毕竟县城的生活水平必村里好一些,于是更多的是给予这位天才同情和帮助。
有的人会不定时给他送点大饼和馒头,以前的老师甚至在冬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时候送来棉衣,夏日送来单衣。
就这样,王德旺成了县城的“常住居民”,一住就是十几年。
那些好奇的小孩子们,经常围着这个曾经的“天才”,让他写字,让他读报纸,他笑嘻嘻地来者不拒,仿佛又回到了他快乐的读书时光中。围着王德旺的孩子们换了一茬又一茬,王德旺也慢慢地变老了。
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县城邮电局附近晒太阳。
后来,王德旺似乎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饥寒交迫死掉了。他死后留下的,是一个令人惋惜的“读书天才”和让人痛恨的“乡土陈世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