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简书英伦生活旅行专题旅行·在路上

英伦朝圣者之路系列圣城坎特伯雷故事集:废墟与荒唐 信仰与大麻;麦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25人  英国老山猫

       英国人乔叟的一本书《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是有关朝圣者的故事,它是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叙述朝圣者一行30人,这些朝圣者中有骑士、僧尼、商人、手工艺者、医生、律师、学者、农夫、家庭主妇等当时英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他们准备前往坎特伯雷去朝拜圣托马斯 贝克特。书中内为,众人在往返圣地的途中每人每天讲两个故事,以解旅途中的寂寥,故事千奇百怪风趣幽默,采用多种题材写就。它也是英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图书,乔叟则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今天继续介绍,有故事的圣城坎特伯雷。

坎特伯雷

文中分几部分:

一,坎特伯雷:小桥流水人家

二,圣 奥古斯汀修道院:废墟与荒唐 信仰与大麻

三,国王一英里:走进狄更斯访问过的斜屋

四,I WANT YOU:英国陆军元帅基奇纳伯爵府的故事

五,麦加圣地与英格兰圣城:苦逼出来的信仰

圣城坎特伯雷

      对不起,本人没有宗教信仰。但我想问上帝:全球变暖问题上帝管不管?欧洲难民问题上帝管不管? 世界的某个角落正在杀戮!上帝在哪里!

       我勒个去

坎特伯雷--纺织者之家

一,坎特伯雷:小桥流水人

       一千多年前,罗马教皇派遣圣徒 奥古斯汀来到英格兰,便是当时的肯特王国。从此,让英国佬找到了信仰。后来的故事:教皇不允许英王离婚再娶,英王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门户。英王说,我是皇帝,自己才是教皇。英国独立于罗马天主教之外的圣公宗诞生,但能够成为圣城,仅仅有自立门户的自信是是不够的。上帝的忠实信徒托马斯.贝克特,在坎特伯雷大教堂被皇帝派来的人谋杀。坎特伯雷由此便成为周围十里八村,方圆百里,远近闻名,全世界圣公宗的朝圣圣地。

       一条朝圣者之路,也由此而诞生。

       来英国的旅游者,他们问我,英格兰肯特郡有什么好看的景致。首先推荐--圣城坎特伯雷。如果要了解英国,想看看英国的历史,想看看英格兰经典的小镇,一定要到坎特伯雷。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教堂,城堡,古街,小巷;更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小桥,流水,人家。

坎特伯雷

有人问

有一天老了

喜欢做些什么

我说,

我?无法等到老的那一天

等到退休,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太晚啦!

不,绝不!

而是,行动,,,

风清,雨飘的午后,一杯暖茶,一群鸟鸣,两个人。

这是想要的生活。

落叶

知秋

不觉

已老

门神

教堂前,古街的建筑物上,这个门神是牛魔王转世吗?

两条小河穿过小城

分别都叫做:大斯托尔河,出城之后,合而为一。

斯托尔河

      斯托尔河中有游船,很受外来游客欢迎。前段时间,一个来自台湾的朋友,专门来坎特伯雷坐游船。她说,这条河上的游船在台湾,比剑桥那个更有名。

坎特伯雷游船

 古街的尽头, 诺曼古城门楼前

诺曼古城门

 坎特伯雷大教堂前面的绸缎街,值得一走再走!

坎特伯雷

二,圣 奥古斯汀修道院:废墟与荒唐 信仰与大麻

        英国是个从来就不缺新闻的国家,英国各大媒体的新闻总会有点儿猛料。自从工党新党魁科尔宾上台后,表示要在英格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并暗示要把英国皇室去除,各种公共设施收为国有。各种幺蛾子,霸占各种媒体头条。

     当年的卡梅隆首相DUANG!被好友背后一刀,曾经的好兄弟爆料:卡梅隆曾经XXOO过猪!曾经吸食大麻!曾经是英国富家子弟“荒诞俱乐部”的坏分子。他的前好友是一位前保守党资助者,在出版的新书《Call Me Dave》中爆猛料。(注:Dave,英国前首相大卫卡梅隆, David的通俗称谓:Dave。)

      卡梅隆一贯的做派象,在媒体上,总是表现出居家大男孩的形象,浑身都是正能量的主,与亲密战友阴沟遇险滩。哎!我真的很好奇,这小子真的弄过猪吗?

        不太喜欢现在的工党领袖科尔宾,不过,他是对的!英国富家子弟领导下的英国不可信。帝国主义必须灭亡,资本主义必须向社会主义社会前进。至于英国皇室嘛,这个有没有商量的余地呢?挺喜欢女王她老人家,虽然每年花纳税人钱养她们一大家子。但,人家的形象好啊,英国需要些传统的保留啊。

         说些这些,如果能返回当年在中国,我一定是一个保皇派,跟着戊戌变法的那几个小子,在晚清后期实行君主立宪制。民国其实也没啥不好,只是一下子没了皇帝,谁上台都想让人三呼万岁,这样的国家才会乱了套,这样的国家才变得懦弱可欺。九一八,卢沟桥之时,各大军阀还在打着各自算盘,高喊着自己的主义。

       说着说着,话题扯远了。但,问题是荒唐的事情,如今还在发生。

         圣 奥古斯汀废墟,是来自一千多年前,经英王或者说当时肯特王国国王的邀请,罗马教皇派遣奥古斯汀来到坎特伯雷。于是,英国的信仰便随之而来。一千多年过去了,英国算是一个有自己信仰的国家。有自己的国教圣公宗,现伊丽莎白女王便是圣公宗最高教皇。

      说到这里,要说中国也有诞生本土教义:道教。明朝皇帝也曾经崇尚道教的无为而治。其实却也不是,他真的想无为而治。而是,炼仙丹,预想修炼成仙。

       古人已去,空余荒唐。

圣 奥古斯汀修道院

        一个教义也好,一个主义也罢,要被百姓信服,主要要人们看到既得利益。即,是不是每天能够吃上肉,吃饱肚子,得了病是不是能够得到妥善医治,孩子们是不是能够免费上学,老了,有没有人管我。先不说什么主义,先说,法西斯主义三要素:极端民族主义,革命,复兴。如果百姓吃不饱肚子,时刻觉着面临威胁。就先不要谈什么主义,谈什么复兴。叙利亚难民潮正在告诉这个世界,你们还在谈着所谓主义。

       在废墟旁边,有一所私立中学。圣 奥古斯汀公学,世界上最古老中学(之前介绍过)。为什么基督教很快被民众接受?圣徒 奥古斯汀来到英格兰之后,建立起英国的第一个基督教会,建立起英国以至于世界上的第一所中学,这里又建立起向贫穷信徒免费开放的医院。有病免费医治,让你的孩子免费接受教育,然后说,信我吧。

      英国是一个奇葩国家,有了吸大麻,XXOO小猪猪的首相。嗯,其实吧,首相也没啥权利。谁当都一样。


坎特伯雷公学

     不远处是罗马古城坎特伯雷古城墙,经过诺曼时期以及后来逐渐修固。远处是坎特伯雷大教堂。

宗教圣地 坎特伯雷
坎特伯雷大教堂

圣 奥古斯汀修道院

修道院废墟遗址

圣 奥古斯汀修道院

帅锅露一小脸,可以不?

蟀锅

三,国王一英里:走进狄更斯访问过的斜屋

       King's Mile,是坎特伯雷的一条街。没多长,就是一英里。  斜屋,位于国王一英里的街头巷尾。是斜屋,不是邪屋,也不是邪吾,看看自己,每日三醒吾身(也没日三星武神),别打错了字,让疯子笑话。

       大文豪查尔斯 狄更斯到访过的房子,一定会很特别。斜屋,在狄更斯的介绍中写到:这个屋子,真邪乎!

斜屋

   斜屋,现在这是一家书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他家的网站。斜房子书屋

狄更斯留名

       屋内略显简陋,这是保持着原貌。像这种国家保护文物,任何改动都要经过文物保护委员会的批准。

斜屋内

      书屋内部

斜屋

偶,站在屋内斜斜的门里门外

斜屋

      国王一英里,相对于坎特伯雷的主街而言,没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物。但这里的每一座建筑物,也都有自己特别的历史。

一英里

比如这座

各具特色建筑物
各具特色建筑物

当然还有这座,每一座,每一个建筑物,都有着自己的风格。 

各具特色建筑物

 国王一英里

一英里

四,I WANT YOU:英国陆军元帅基奇纳伯爵府的故事

       英国女王经常说,飞利浦亲王是她精神上的依靠。伊丽萨白二世的丈夫飞利浦亲王,他一贯以胡说八道著称。他与女王相亲相爱,这个谁也没脾气。她需要他!

   威廉王子搂了一下凯特王妃,马上成为新闻。他们相亲相爱的样子好可爱!哼!郁闷!我天天搂着老婆,怎么就没能够成为新闻呢?!他需要她!

I WANT YOU !

     昨晚月亮挺圆,应该世界各地的月亮都会分外圆吧!再想见她,必然是38年之后。

     瞎扯了几句,然后,言归正传。

    来到英格兰肯特郡的一户大户人家,曾经的男爵府,曾经的伯爵府,曾经的英国南线军事指挥部,现在的乡村酒店与高尔夫球俱乐部---布鲁姆公园。

   很多喜欢英伦文化,或者,对流行文化以及海报类感兴趣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么一幅海报。发行于1914年英格兰招兵海报。

“不列颠人:基奇纳伯爵需要你。加入你的祖国的军队吧!天佑吾王。”

"Britons: Lord Kitchener Wants You. Join Your Country's Army!  God save the King."

著名的英伦征兵海报

   这幅海报已发表已引起了当时各个国家的效仿。最为出名的与美国的征兵广告:I WANT YOU !

美国征兵广告

        英国征兵海报画中的人物基奇纳伯爵是谁呢?

       他是英国陆军元帅,霍雷肖·赫伯特 基奇纳伯爵,出生在爱尔兰,献身英格兰的各种殖民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生打过无数次战役,最后,小河沟翻船,死于,军舰在被苏格兰海域的航行之中。

基奇纳元帅标准像
基奇纳元帅标准像

       他死前的最后照片。登上这艘前往苏格兰奥克尼小岛的军舰后,船便在航行中触礁,他葬身海底。他的灵柩现在伦敦圣 保罗大教堂内安葬。

基奇纳元帅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基奇纳伯爵府后来被一个商人买下来,作为乡村酒店与高尔夫俱乐部。当然,他们也接待婚丧嫁娶之类的活动。

        建筑物墙上的铭牌:卡斯穆 基奇纳伯爵 1850--1916,1911年至1916年在此居住。嗯,伯爵买下此地房产之后,刚刚居住了五年便离开了人间。这么特别的房子,英格兰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在基奇纳伯爵之前是谁这么有钱有势呢?此房建设于1635年,它曾属于Dixwell迪克斯维尔家族几百年,在下传到第十代时候,家族破落,被基奇纳伯爵入手。基奇纳伯爵身后,并没有机会下传,才被现在的主人Jell杰尔家族买下,至今。

     来到这里,看到这个建筑物。人去楼未空,历史的遗迹尚在。我等闲人有机会走进伯爵府,天气转,人家百态,世事炎凉。

伯爵府

公园内的高尔夫俱乐部,球场

高尔夫俱乐部

球场内

土豪们,约三两个好友。在此聚餐,挥挥杆,谈谈世界和平,多好啊!

想住在这里吗?曾经男爵府,,,

伯爵府

想住在这里吗?

伯爵府

I WANT YOU!

五,麦加圣地与英格兰圣城:苦逼出来的信仰圣城中的小教堂里的故事

       再次声明:本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也没有任何喜爱偏好哪一个宗教。特别崇拜与羡慕那些有自己信仰之人,希望有一天也能够像你们一样。文中如有冒犯之处,敬请原谅。

        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非常的不理解为什么有自己信仰之人那么的虔诚。信仰受到侮辱,竟然可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维护。笃信言论自由,但,凡事情要有一个度。超过了娱乐的极限,便让人无法接受。

       我不是穆斯林也不是基督教信徒,也不信奉佛教,没有任何信仰。要说,曾经有过那么一点点的话,曾经因该是让我觉得我会跟随的马克思。后来,没有成功。现在可能居于英国的因素所在,周围的朋友多为信基督教之人。自己也频频走进教堂去尝试。朋友们从我的文中就可以看出来,我对教堂文化很感兴趣。参加过教堂礼拜,一起唱过圣歌,喝过红红的红酒。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到底喝下的是什么,稀里糊涂的喝过几次。味道感觉有些像红酒的味道。这么说来,我本应该是一个准基督徒吧。自己不这么认为,最少现在我不是,绝对不是。

      是什么原因让我止步于,基督教门槛之处呢?基督教不堪的中世纪历史。本文题目《苦逼出来的信仰》,绝非哗众取宠。两层意思。其一,苦难逼出来的信仰。三大宗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的今天昨天,告诉我们苦难深重之地,容易产生让人寄予希望的东西。不能说,宗教等于画饼。但是,宗教的目的无非救人于苦难之中,以及,信我得永生之类。佛教讲究积善修德,死后天堂。远古之时,很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灾害,便会使人信服有天神主使人间。那么,请问,如果有真神,虔诚的信徒怎么会死在朝圣的圣地?

     欧洲的中世纪诞生了大量的教堂。每一座精美的建筑物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建设周期。不断信徒的捐赠,变成了教堂的石块。而,虔诚的信徒依然贫穷疾苦。教皇说,你们有罪。要买赎罪卷赎罪,死后才可以上天堂。最富有的是教堂,他们掌管着天下的权利以及财富。这是悲催的事情,更是信徒的苦逼故事。

圣城坎特伯雷

     走过很多英国小镇小城,曾经居住的富勒姆小镇,一个几万人口的地方,竟然有十几座教堂。现在我居住的大沙门村几千的人口,也有五座教堂。只是,能够正常运转的只剩下了一个。其余的多数都作为了个人的私产拍卖,现在做为人们居住房屋。坎特伯雷英格兰的宗教圣地,作为圣地当然不缺信仰之人。走进街道边上一个小教堂内。看上去不太景气的样子,里边摆满了很多书籍出售。

小教堂 小教堂内

内部

小教堂

走出教堂,来到街道上

圣城坎特伯雷

街边的建筑物

圣城坎特伯雷

英国保存最为完好,最为古老的诺曼城门楼

坎特伯雷

     朝圣者之路的徒步旅行,才开始介绍,坎特伯雷故事太多太多,给我几期的时间,朝圣者故事,以及我的发现,必将一一奉上。如感兴趣,敬请关注接下来的旅程。

         走上朝圣者之路,继续寻找丢失的信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