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间风月谈

我与西红柿的情缘

2020-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尧月之秀

很久以前,我对西红柿并不感冒,觉得它只是一种普通的蔬菜或者水果,味道有点怪怪的,气味也有些特别。

有一天上班匆忙,我没来得及吃早餐,同事知道后拿来一个西红柿对我说,没别的东西,吃个西红柿垫垫肚子吧,总比饿肚子强。这个同事尤其爱吃西红柿,简直把它当饭吃。所以她办公桌里总藏着一两个西红柿。我不好拒绝她的好意,虽然我不喜欢吃西红柿,但我还是接了过来。

肚子饿得咕咕叫,看着那个通红通红的大西红柿,我忍不住咬了一口。那种滋味却是我从来不曾体验的,满口都是西红柿独特的香味,红红的汁液从我嘴角流淌下来。曾经我那么排斥的蔬菜,味道居然这么美。我一下子改变了对它固执已久的印象。原来很多东西本身并无好坏,只是我对它们的偏见而已。从此我对西红柿的爱一发不可收拾。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种植梦。虽然我没有菜园,也没有种植经验,但我总想种点什么,哪怕只是一根葱,也能满足我的梦。我渴望那种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可是现实不允许,我还得在水泥森林里摸爬滚打一些时间,让我有足够的资本,我才能去实现那个种植梦。这个愿望埋藏在心里很久了,时不时的就冒出来,它就像一个平时被关在家里,偶尔跑出来晒太阳的家伙。

有天我实在忍不住了,我决定提前实现我的梦想,而不是等到退休以后或者赚了一桶金子以后。因为我想让我的梦想提前发芽,而不是埋在肚子里烂掉。

没有专门的菜园,没有优质的土壤,我就在网上买来一大袋东北黑土,再选了几个长方形的塑料盆,以及热心的朋友送了一袋我的最爱——西红柿种子,然后定在一间闲置的空房子里,开始打造我的种植梦。

那时,正值冬天,室外温度低,我怕种子受冻,才选在房间内种植。我想这大概和温室大棚的效果差不多。当我把种子一粒粒埋进土壤后,我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每天都要跑去看看盆里有没有动静。过去好几天了,可是盆里的东北黑土依然静悄悄的,毫无反应。我开始怀疑是不是种子不行?我的方法不对?还是这个季节不适?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继续等待着。大概我都快忘记了我还种了一大堆种子时,突然某一天,我无意路过那些绿色的塑料盆,那一片黑得暗无天际的土壤里面,居然冒出一丁点儿的与众不同的绿。它小得几乎看不见,我定睛一看,它的身体只有一根棉线那么粗,头顶着两片细长的叶,像两只嫩嫩的小手伸向天空。那一刻,我特别激动,我的西红柿终于发芽了,我的梦想终于发芽了,它再也不是一个空洞的幻想。

此后,我像才生产完的母亲,每天都要去那个空房子看看我那刚出世的宝贝们。它们一个个争先恐后从泥里跑出来,用它们的方式和我打招呼。眨眼几天时间,我的盆里挤满了它们幼小的身躯。当时我没经验,种子是乱洒的,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稀。等到它们全伸出来时,都是紧紧的挤在一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拼命的施展自己的小拳脚。

大概到长出第二对叶子时,我就把它们都分开了,像给幼儿园的孩子排座位。你坐第一排,它坐第二排。整齐划一。不过随着它们的身体一天天长大,原来分配好的空间还是不够用。原先住一个宿舍的,现在得分成好几个宿舍。这样重新分配后,大家的成长就渐渐拉开了差距。有些“孩子”,吸着一点儿阳光雨露就疯长起来,一天一个模样。我都快认不出它们了。而有的“孩子”仿佛停止了发育,一直都是矮矬矬的,不长个儿。还有的早早儿的就出现了未老先衰的迹象。为了让优秀的“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营养,于是我忍痛拔掉了那些停止生长的西红柿苗。等到再出现一批不良份子时,我实在不忍心铲除它们,心里也犹疑着是不是室内并不比室外好呢?与其看着它们渐渐离我而去,不如把那些活不成的移到楼下的花坛里去吧,说不定换个环境会出现奇迹呢?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它们自己的造化了。这样,“宿舍”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一些“优等生”。我也好借此机会看看到底是温室出来的好还是自然环境下的好。

过了不多久,那些刚刚从温室里搬到室外花坛的西红柿苗就相继倒下去了,再也没有活过来。只有一棵勉强挣扎着没有倒下去,像是还有最后一口气。我也没管它,觉得它也活不久了,就任由它自生自灭吧。把它移到这里,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种植梦并没有一帆风顺,西红柿和多肉比起来,算是一种很难饲养的植物了。多肉放在那里不用我管,自己照顾自己,也能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可西红柿就不行了,它们总是生病。刚开始是叶子上长了白毛,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优等生”都被传染了,跟新冠病毒似的,传染得极快。我心里急,赶紧在网上查它们到底得了什么病。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白粉病。那阵子新冠病毒疫情很严重,农药店还没开门,我只好先用毛巾给它们洗澡,每一片叶子都要擦拭。网上说轻微的白粉病可以这样清除,但是严重的不行。有时我想,要不然就放弃吧,死了我再种下一批,反正种子多得是。再一想,梦想怎能这样轻易放弃?我就打消了刚才的念头。等到药店开了门后,我给它们买了推荐的药,按时喷洒。

西红柿的病好了后,陆陆续续开花了。我的心情也像开了花似的。这一路的期盼,等待,操心,都是值得的。我给它们一个个拍照留念,记录下它们的灿烂,它们的芳华。尽管它们的生命如此短暂,只有区区几个月,但它们曾来过这个世界,也曾体验过生命的美好,这就够了。

有的日子,下午阳光正好,我会拿了一把木椅坐在西红柿的旁边,和它们一起晒太阳。它们静静的站在那里,有时也会轻轻摇晃一下身子,像是站累了要变换一下站姿。而我则手捧一本书,慢慢的翻阅。这样的时光总让我感到无比的笃定和安宁。那时,我们仿佛一同在成长。它们需要阳光的哺育,而我需要书籍的喂养。

然而命运多舛,我那多灾多难的西红柿,不久又得了另一种病,叫黄叶病。也是我从网上对照病情查的。现在我都快成半个植物医生了。每一株西红柿的叶子开始变黄,枯萎,脱落,只剩下顶端刚长出来的几片新叶证明它们还活着。乍一看,它们就像一个个光杆司令,直戳戳的杵在那里,与先前的枝繁叶茂相比,反差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它们开了花以后,连花带枝整个儿全掉了,更别指望它们结出西红柿。既然不能结果,那它们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的我又想到了放弃。因为它们只是一株株不起眼的可有可无的植物?还是我有无数个从头再来的机会,所以不珍惜它们当下的生命?

就在我再一次想放弃它们时,我偶然看到稀稀拉拉的叶子里,隐藏着一颗淡绿色的小果子,果子末端还有一小截未凋落的黄花。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认为这绝不可能,它们能无视疾病与死亡的威胁,坚决而勇敢的结出生命的果实。这一次,我比看到它们发芽、开花时还要欢喜。这不仅仅是一颗未成熟的果实,是我从西红柿一株植物的身上所感受到的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力量,生命的价值。

我又来到楼下花坛旁,探望那株被我流放已久的孤单的西红柿。它独自经历了狂风,骤雨,寒冷,没有我的精心呵护竟然也活了下来。枝桠处原本像一个被截肢的伤疤,现在也开始萌发新的绿芽,顶端还开了一朵小小的黄花,在风中摇曳着。如此瘦弱矮小的植株居然也能展示生命的每一个历程。它没有因为自身的渺小和卑微,就自我堕落和放弃。原来生命并没有我想象的那般脆弱和不堪一击。哪怕它只是一株小小的植物。

与西红柿相处的几个月,让我感到其实不是我在栽培它们,而是它们在无声的陪伴我。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它们的果实,还有它们的启示。这也许才是种植梦的真正价值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