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羡林自传》有感
2020-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子脩
从小就看季老的文章长大,印象深刻的是《永久的悔》,那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母爱之伟大。今天听了他的自传,了解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在济南高中任教时,没有阿谀奉承去巴结校长及校长夫人,秉承自己的内心,只做学问教书育人。努力最终还是得到了本该有的回报,他得到了提升自我的机会,去德国留学,在德国他找到了一生要追随的东西,学习和研究梵文,这伴随了他的一生。在此之后,虽国内动荡不安,但他仍回国做学问,传播知识,碰上文革,度过了艰难的被自己的学生批判、游行还有暴打的日子,甚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好在一切还不是最坏的结果,他在牛棚度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还写了一本书《牛棚杂忆》。
印象中还有一件事就是季老为一位大学新生看行李,在金秋九月的烈日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看了许久的行李,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一句话也没留就离开了。北大副教授竟没有一点儿架子,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是如此平易近人。
“我不能封笔,这是季羡林的信仰,也是季羡林的结论。”直到不能再写,他才停下了手中的笔,享年98岁,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不朽的作品,对“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也是世上鲜有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