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稿想法哲思

村上春树:我,是一个长跑者

2019-08-16  本文已影响1人  王果果子

假如有我的墓志铭,而且上面的文字可以自己选择,我愿意它是这么写的: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xx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2005年10月30日 | 马萨诸塞州剑桥 | 已入秋雨季

11月纽约马拉松赛事临近

“呼-哈,呼-哈……“

许是一个人跑的太久了,耳边听着周围跑步者的呼吸,真实感强烈的村上任由着肾上腺素顺着血液流遍全身的角落。

“是了,这是属于赛跑的季节”,心情抑制不住的兴奋。被人群重重包围时的竞争本能此时也不觉然的探出头来。

但由于这次的波士顿半程马拉松只是一次为纽约马拉松赛前的预热准备,村上只能尽力把持住这种胜负本能,以八分状态去跑。他必须要将真力留下,带到去纽约的飞机上。

不过,无疑这种环境对于一个即将参赛的孤独长跑者是一种良好的刺激。

十月的剑桥,温度顺着连降的秋雨不断的降低。跑步也因为霏霏淫雨而时断时续,不过这也算是好事。

起码可以让身体有个间断性的休整,减缓艰苦训练中的疲劳。

想法确是不错,膝盖却得了好不讨饶,干脆直接罢工了。突如其来的疼痛让村上不得不再一次设法安抚它。

以前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只是不会闹的这么凶。也许是年龄大了吧,前几月的训练它(膝盖)也是太辛苦了,跟着遭了不少罪,所以这种湿气和寒气交替的季节里,终于扛不住了。

感觉很抱歉呐……好像很久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膝盖的事了。任凭它多次申诉,年轻都不以为意。现在的话,好像需要更多的善待它了,希望不会太晚。

这次返回剑桥后的生活似乎也总是无法顺顺当当。寓所大规模改装,电钻和砂轮一整天的轰鸣;房间里严重的漏水;由于锅炉的故障,热水和暖气也停供了;走廊里的火灾报警传感器也跟着凑热闹。

坏运气总是无法让人有好心情。

但一定要相信,事情坏到头的时候就一定会慢慢开始有好事发生。比如膝盖的麻烦似乎一点点平息下去了。

这的确让人松一口气,毕竟马拉松迫在眉睫了。

受到了教训,这次就穿的暖暖的。有4天没跑了,膝盖也不声不响,重新跑跑看看它的情况吧。村上边想边套了件厚厚的毛衣。

值得庆幸的是,一切都没有什么异常。这对村上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不管怎样,能够出场参赛,跑完全程,就很好。

之后的几天,危机也都安然度过,甚至跑步时的轻盈感也回来了,大概是疲劳感度过了。

回到寓所,回复完出版社对接工作的同事的邮件,村上再度确认好纽约那边的宾馆预约,预购好波士顿到纽约的机票。脑海中复响起费农杜克的《纽约的秋日》,伴着歌谣将习惯的运动服和穿惯了的跑鞋塞进健身袋,然后静静等待着比赛当日。

2006年8月26日 | 神奈川县海岸的某座城市

纽约马拉松结束后的一年里:

十一月的纽约实在是个魅力十足的城市,在金黄色的中央公园映衬下,高不可测的天空显得也更加的澄澈晴朗。

作家玛丽莫里斯守候在布鲁克林为跑者村上加油,雄壮的《洛奇》主题曲在终点华美的夕阳下为胜者奏鸣。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只可惜唯一不遂人意的只有主人公的状态。

因为原定三分四十五跑完全程的村上用时却为四小时,途中腿部还一度出现痉挛。

明明有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也有进行艰苦卓越的训练,为什么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呢?

“是不是训练过头了?还是年纪大了的原因?或者说是有什么重大的因素被忽视了?我不信,要再试试,要再试试看。”

那就再跑一次吧。

“这次不会再有什么特别的训练计划了。不用考虑那么多,摸着石头过河再跑上一次,看看是个什么结果。”

于是在纽约赛事结束后的半年,村上又参加了波士顿的春季马拉松赛。

然而这次的结果却依旧与纽约马拉松几乎没有差别。虽然心情依旧是愉悦的,但这不奇怪,因为无论什么时候跑完马拉松都会有一种美妙的体验感。只是成绩不能令人满意。

但是不论怎样,马拉松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把精力放在十月的铁人三项比赛上吧。

铁三的训练倒是没比马拉松好到哪去,同样的费时耗力。尤其是自行车,既需要专业器具装备,又需要到特定的安全训练场合,一来二往之间就腻烦了。

更不用说在来往途中,由于专业赛车对路障的敏感性偏高,村上的自身技术性又不如专业赛手纯熟,这些都无疑加大了在汽车和行人中穿行的难度和颠簸度。

甚至第一次一百公里的骑行里,都能撞到金属柱子上。

虽然只受了轻伤,但这种情况下怕是任谁都会因为天性趋利避害的恐惧而滋生出抵制情绪。

可是再有厌腻情绪,铁人三项的比赛如果靠长项补足弱项,也就是用跑步的成绩弥补自行车的损失,这事是根本不现实的。

放弃也不是村上会做的事,“选择了,给我了,就要尽力做到最好”,这才是他一贯的风格。

所以,就继续和肌肉斗争吧,直到让自行车专用肌肉习惯这样的运动方式。就像村上到现在还在毫不气馁、孜孜不倦地参加全程马拉松赛,只要手头还有能用的,只要还能动,就不会向困难低头。

2006年10月1日 | 新潟县村上市

铁人三项开赛:

持续的训练一直到开赛当天,不再是新手的村上依然会感到紧张和莫名兴奋,会担心许多突发状况,也依然在希求比赛顺利能拿到满意的结果。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人总要找一些有挑战的事情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发现,无论多大年龄,只要还活着,有些东西就一直不会丢,同时也会不断对自己有新的发现。

当然更多的时候,人生中事情总是不遂人意才是常态。

比赛开始后,游泳刚开始还算顺利,途中泳镜却一度模糊,导致偏离泳道多次浪费了大量时间;

而在自行车环节,因为恰好发挥的非常好,有点得意忘形,竞争欲上涌,用力过强耗尽大量体能;

跑步因此受到影响,长跑状态启动过慢也占用了不少时间。

好在比赛是顺利完成的,可喜可贺。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村上可以确认的是自己打从心底是享受这次比赛的。

成绩并非足以夸耀,失误也为数不少,但竭尽全力那种感觉,是一种能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至少是一部分,才能最终认识到:

“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字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这种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是通过这种主动寻求“痛苦”,甚至可以说效率甚低的方式获得的。起码曾经努力过的事实会留存下来。

就像是村上十六岁裸体照镜子找自己身上不如其他人的部位。随便列就能列出27项,如果继续数的话,肯定都数不完。但非常肯定的是,自己身上也有优点,而一个人能做的,就是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发现自己内在的价值。

毕竟无论赤身裸体在镜子前站立多久,都不可能照出人的内在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