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有一种误区叫做“大人说话小孩儿一边玩儿去”。

2017-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黑砂千帆

小诺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很愤怒地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不老给我听这么幼稚的歌”,当时我给他播放的是《两只老虎》。

我说那你想听啥,他说我要电视里的那种,我要听凤凰传奇,听李玉刚!

本来给他选择音乐的时候,都会特意找“儿歌”选项,没想到人家跟大众保持了一致的审美。有一次,他认真看完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MV之后,吵着要买扇子,因为“实在太美了”。

昨天看安冈正笃先生写的《王阳明》,里面提到王阳明小的时候因为名字起得泄露了天机,所以到了五六岁也迟迟不会说话,后来改了名字叫“守仁”之后不久就开口说话了,而且一张嘴就是他祖父平日里所吟诵的文章。

当时人们都把这个当做奇迹,但是现在看来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胎教、素读。有这样一个实验:以同年龄同智商的两个孩子为对象,一个在熟睡时,轻声播放明天要学习的知识音频,另一个什么都不做。第二天针对两个孩子同时教授新知识时,第一个记得更快。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王阳明五岁前虽然不会说话,貌似什么都没学,其实已经在大量储存知识了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小朋友理解还是不理解,给他们灌输一些知识,都是非常必要的。“素读”,一直是中国古代教学的主要手段,现在的日本还在大力提倡,就是“不强调理解,以记忆为主,力求将内容烂熟于心”的学习方式。孩提时代就给他们讲讲“真理”,不管是否真的听明白了,只要时机到了,那些根深蒂固的大道的种子必然会开花结果,转化为知识和行动。

今年春节之后,小诺就迷上了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都反反复复听了好几遍,里面出现的诗词都能背下来了。我问他,你明白啥意思吗?他说不明白啊。我说明白意思了才能用啊,不然记住了也白记住。他说没事儿我就是觉得好。

但是最近我发现他开始在各种场合启用这些古诗词了,有时候恰到好处的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也有用错了或者干脆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那时候就大家一起查查看,然后他一段时间内会找各种机会把这句诗词用上,反复试错。

有一天我跟小诺姥姥聊天,说最近接触了王阳明心学,有一种世界观叫做“心外无物”,大致是说全世界跟你的心是一样的,当遇到问题时,反过来拷问自己的内心,自然会找到答案。所以只要内心强大了,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没有学不明白的习。所谓的学不会知识,偏科什么的,其实都是因为心理障碍。

没多久,小诺期末考试,考的特别像样。我说小诺万一老师让你介绍经验,你咋说?他说我就四个字儿——随心所欲。

哎,现在的地球越来越不好混了,熊孩子随时随地逼死他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