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人——兼论男人和女人
“工具人”不应仅流行于网络,还可以放在哲学领域讨论。
先说两个概念:工具,物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能够使用生产工具以从事生产劳动的动物,这一点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也就是说,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丧失这一点,人将返祖到动物。所以,人只会发展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成几何级增长。
但本质并非目的。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目的是“从事劳动”,或说“实践”。这就会引发“对象化”,即劳动的实现、劳动物化在对象之中: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就像一个人需要一把椅子,那么他花时间、精力最后造出椅子的过程就是“对象化”的过程。椅子就是这个人的对象化。或者理解为物化、客体化。
随着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增强,人劳动能力也在增强,人的“物化”就越厉害。而随着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开展,人就不免“工具化”,成为工具人。
比如小农经济下的农村,人的劳动物化为粮食、布匹、房子等,即便被剥削,但人的“工具化”不明显。但在工业化的城市,人的劳动被物化为产品、服务、专利等,这些商品很多就是工具本身。最终的结果是: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变得数字化、原子化、客体化。就像如今的社会,你去相亲对面只在乎你有几套房子几辆车子月薪过没过万;小时候一个村子的人你都认识,现在你连邻居是男是女都懒得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切断。
人的“活动”或存在方式不仅是对象化的,同时是非对象化的,是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统一:对象化是主体向客体的转化,非对象化则是客体向主体的转化。即人创造的对象反过来支配和奴役人;对象作为一种外在化和异己化的存在物与主体相对立;或者说对象化是主体内含的本质外化成为客观对象、异化则是对象化的客观对象反过来统治主体、物化与异化类似。所以,对象化活动的社会效应往往超出主体的愿望而与其相背离;对象化活动对人的本质的确证存在巨大缺陷;对象化在实现人的本质的同时也在远离人的本质。
劳动是人存在的本质,所以人不可能放弃劳动而存在,也不可能不用工具而劳动。人作用客观世界并生产客观实在,生活其中,这是人存在的根本。所以“物化”、“工具化”是人存在的必然,并随人的发展而加速发展。
从经济学来讲,一切都是那么对自然而然,并且会为人类的伟大、社会的发展而欢欣鼓舞。但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讲,未必就是如此。人在利用工具快速发展的同时,工具也更大力量地随时会反噬人类自身。比如核武器、机器人、污染、病毒等等。
人的对象化只有“返回到自身”或“收回到自身”,才能现实地彰显对象化的人本属性的意义上,非对象化对对象化的“扬弃”,实实在在地使人获得肯定。
通俗点讲,“工具人”要变成“手艺人”。也就是说,工具只是工具,重要的是人的手艺,人借助工具、凭手艺吃饭,而不是工具成为人吃饭的依凭。
就像是一个演员得靠演技吃饭,而不能靠角色吃饭。角色是工具,角色化就是对象化,但演技才是手艺,不仅是演员吃饭的凭借,也是演员能够做回正常人的防火墙。
最后想讨论一个社会现象:男人和女人
北方人将男女朋友称之为:对象,比如找对象、结婚对象,有的地方结婚后仍然将另一半为对象。
好像男女在一起就是”对象化“的过程。怪不得有”夫妻相“一说。
男与女,生活在一起容易,相互吸引却难。儿童时期,不存在性别吸引,就是个玩伴。男孩女孩时期的好感,更多的是朦胧的好奇心与志趣的吸引。男人与女人时期,才是真正的异性相吸。丈夫妻子阶段,主流是分工协作。父亲母亲的角色,更多的是亲情和责任。
所以,婚姻的七年之痒,真正的病因并非是时间带来厌倦,而是在婚姻活动实践中,双方“对象化”导致的失去自我——或者说失去了男人女人的异性相吸。
即便是那些看起来和谐美满的家庭,地基也从来不是男人和女人的关系,而是别的关系,比如夫妻,比如父母等等。本来是亿万年进化来的两个生物,结果成了数十年完成短暂使命的角色。
人在扮演、承担各种角色、称谓的同时,也在被“角色”化。从生活角度来讲,这些都没问题。生活如戏,扮演得好还有错吗?但人生一世,难道就没有摘下面具的自由?
前面我们在哲学层面讨论了人用工具劳动“对象化”、“工具化”的不可避免,而婚姻也不过是这种不可避免的延续。古代的女人是生育工具人、家政工具人的角色,男人是劳动工具人、血脉繁衍工具人的角色。今天的家庭关系中,角色更多,关系也更复杂,“工具化”得更厉害。即便有不婚、离婚的自由反抗,但本质却是一样的。
这或许就是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人性无法提升的原因之所在吧。
有一天,这个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会越来越少吧?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乐趣呢?也就不那么值得留恋了吧?
就像是被统称为的“老人”,或许心早已先于躯体离开了尘世。
那么,要想活的够久,就先作为一个人活着,然后作为男人或女人活着。至于其他的角色,凭“演技”演好就行。
做个手艺人,不要做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