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抱朴+ day13+如何阅读一本书
2019-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孟夏_c88f
转眼已是第13天,很遗憾,没能坚持天天写读书笔记。庆幸的是能够坚持每天读一点内容。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惊很大。读书时从小做到大的事情。读书的方法多多少少都会些。另外,读过的书不少,个人偏好纸质书,对于有些书需要记忆,有些需要精读,有些需要略读知道框架和经典语录便可。初看,这本书所讲不外乎是将我已然知道的东西系统整合了起来。但仔细读下来,全然不是一个层次。
本书共八章和后记,目前看至第四章和后记。后记很赞,直言。““读”是为了“不必读”,看似矛盾,却最实际。我们最需要的阅读方法,已经开始从“怎样把书里的变成自身的”向“怎样把书里的和自身的变成现实的”转变。”读了容于自身,进而用于现实,很实际,很有深度,非身体力行不能得。
整体的框架计划明天写出来。今天先整理一下第三章里关于速读和速记的方法。这是最吸引我得点。
关于速读,我有一个自己的方法,一篇文章,前面精读,大体明白主题后,熟悉了关键词常用词后,按照句号整句阅读,也就是只读一句话的主干。读的过程主要进行逻辑分析,效果还不错,有些类似视线跳跃。但是,和书中以“字母树”练习开阔视角以及以回旋推进波浪线带动视野垂直拓展的方式相比差距很大。
同时,书中强调,只是读得快不够,还要理解。具体的方法则是主动提问和画思维导图。
理解后自然是快速记忆。知识是网状的,相互串联的,都不是孤立的。要形成快速记忆的条件反射,就需要在确定记忆目标后,迅速调取信息,结合已记住的信息,调动五感,以动态化,图像化,多维化的方式快速记忆,并且多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