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年,差点被手机毁了
12月27日的清晨,弥漫在空气中十几天的重度雾霾终于被驱散,许久不见的冬日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街上的行人不知是为了生存还是梦想看起来步履匆忙。
我在倒计时打卡群里发出一张图片后,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2017年,差点被手机毁了。
2016年12月27日(图片来自行动派公众号)快速认可的平台,让我们快速虚荣和膨胀
前几天,我的2016年总结《做自己,虽然有时会很笨拙且无人喝彩》发布后,收到好多点赞和打赏,朋友纷纷赞赏这一年的努力,都被我这种不服输死磕自己的精神鼓舞和感动,甚至读书会年会上我还被授予“2016年成长加速度标兵”的荣誉称号,那种兴奋且有些自豪的感觉,让我激情满满地从各种渠道回应着夸赞。
2016年十点读书会证书连续好几天,我腾云驾雾般享受着这种殊荣。从小到大虽然赞誉不断,但是这种社群性质肯定有种另类的成就感使内心飘飘然。
于是,我开始时不时地翻看手机,闲暇时间开始网聊,点击各个网页链接,关注国家或世界大事,乐此不彼地侃八卦,吃零食看韩剧。
是啊,毕竟一年那么辛苦,犒劳一下吧!沉浸在自我欣赏的状态中也蛮不错的。规定元旦之前完成的“工作总结”、“论坛感受”、“学习体会”、“社群规划”、“新年计划”等等一系列的安排完全被遗忘抛之脑后,就让一切都随风都随风......
那一刻,努力三百多天的那个我又重新回到十年间混吃等死的局面。
图片来自网络阳光愈发刺眼,墙上有一个慵懒的身影颓废地蜷缩在看似温暖的小窝里。
突然灵魂出窍般地看着2017年的那个我:蓬头垢面不计较个人形象,体重飙升满桌零食,嚷着减肥却赖在床上,除了谈论八卦别无他求,偶尔和家人孩子怄气。
特别想哭,也许是被万丈光芒刺痛了眼睛吧。
一个人想努力想进步那么艰难,想颓废想无知却如此容易。
记得初来简书时懵懂且拘谨。每次文章提交后总会忐忑地等别人浏览,但都以失望告终。慢慢开始学习别人内容。荣登首页后转发朋友圈和社群,支持声虽未铺天盖地但仍会让内心满足,点赞和打赏习以为常如此这般后,慢慢地从奋笔疾书到隔三差五,最后索性不再更新。
也许我就是另一个你。
我们的现实社交越来越狭窄,网络却从另一端打开封闭门窗。社交群体给予平台,简书等APP提供催化的养分,当一颗颗孤独陌生的灵魂因为它们而变得活力四射时,也滋生了各种自大和虚荣,忘却了真实的自己还有初衷。
遇见一个新世界,我们用它来毁灭自己的世界
记得小时候老爸经常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那时指的是报纸和电视新闻。而如今网络和手机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分年龄和场合不计较职位和荣辱,大家在里面轻松愉快地畅游,享受足不出户被信息熊抱的感觉。
我的手机app可同时我们似乎也被它无情地粉碎着,瞧这满屏的app。现代人喜欢把自己完不成的工作和事情归结成碎片时间,也喜欢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充实自己。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接了1个电话,喝了2杯水,伸了3次懒腰,聊了4回天,翻看了N遍微博,刷爆N+1遍朋友圈……
写作本来就是灵感和兴趣相结合的一件事,经过这些“重要”事情瓜分后,那种写作的喜悦荡然无存,只剩下任务感和排斥感。所以,如果今天这篇文章写不完,我是有理由的。
又比如,今天虽然工作繁忙,可是app更新怎能不看?朋友在群里说话怎能坐视不理?有人刷新朋友圈怎能不点赞?签到送积分怎能不坚持?
每天我们都像皇帝批阅奏章一样迅速查看别人动态,浏览信息像滑滑梯一样“刺溜”完成,随之消失的还有时间和精力。一天下来的收获,除了工作没有完成,大脑一片空白,剩下的只有焦虑。是的,焦虑工作仍然没完成,朋友圈点赞不及时,追剧一天腰酸背痛,可是也不晓得韩剧男主到底能否活下去。
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能力不足。
那项工作是我不想做的,拖延很久的,有点厌烦的,难度系数超高的......我们给予自己许多借口,而网络和手机是各种借口的发泄处,不停地刷新认知和回复让焦虑不安地心情能够得到些许放松。焦虑感充斥着内心甚至有些堆积过剩,然后爆发给爱人、孩子和家人,焦虑感让我们无所适从又无法应对。
于是,我们终于被手机、被焦虑、被自己的不自知绑架了。
寻找舒适区,开心走进去再勇敢走出来
舒适区,就是让我们感觉轻松、舒适的区域。这个领地完全属于自己,我们可以按照自己固有的做事习惯和思考方式接人待物,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心理防御,可以稳定我们的情绪,可以决定是否接纳外界信息。
思维导图——舒适区我目前的状态,就是停留在舒适区避风港的安全状态。
我的舒适区,就是得过且过,没有梦想的日子。
这个状态下的我,因为固定工资不考虑生计,有老人帮衬不担心家庭,老公宠溺不计较外形,暂时胜任工作不用充电,一切都是完美且满足,虽拿不到高工资但仍可以幸福地活着,这个状态下的我很完美,善良、知性、谦让、孝顺、明理、豁达,就这样过一辈子也不错呢。
也许我就是另一个你。
虽然每个人的舒适区有差异性,我的是温馨家庭亲人关爱;你的是高强工作,持续竞争;还有无形赞美和成就,总之我们享受着这种感觉,但同时也被它们所累。长期停留在舒适区的我们,状态可能会慵懒和松懈,导致对未来的迷茫;可能不想改变或者无法意识到危机感,导致不再具备竞争力;可能会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不再接受新鲜事物,拒绝交流。
所以,这个状态下的我们真的能一直幸福和满足地活下去吗?想想,没有梦想和希望的日子,增长的除了岁月还有什么?没有成长和微笑的日子,除了眼角的鱼尾还剩下什么?
还好,能再次幡然醒悟。
还好,我们的2017还没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