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老师预见2019(精要总结+个人理解)
每年的最后两天都会坐在电视机前,听吴晓波老师回顾上一年,预测下一年,听罗胖侃侃而谈,为创业者指点江山,刚听过吴晓波老师年终秀,将我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文章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回顾,预测,我的理解。
一、回顾
1、回顾对2018的预测
美国挖坑全球竞填(猜对了),买好资产投穷国家(出现黑天鹅,购买国外优质技术受阻)
大城聚能中部崛起(猜对了),屌丝谢幕零售再造(一定程度上猜对了,但是消费分级,拼多多上市,业绩增长高速)
机器人重构制造业(猜对了),5G商用想象物联(2019年5G商用,带来更多可能,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战场,近期华为,中兴事件)
上市提速创业降温(沪深两市上市数量介绍,香港上市数量大增),足球街舞文娱狂欢(猜错了,文娱整体不好)
2、5个悬念
(1)中美贸易战何时可以打完
美国在最近116年经历了三次大的贸易战,美英,美苏,美日,现在变成了美中,从历史来看,第一大经济体一定会打压第二大经济体发展,以守护其老大的位置,中美贸易战2028年都未必能结束,如果中国的GDP增速可以保持在6%,美国保持在2%,那么中国在12-15年GDP将超过美国,这是美国不可以接受的,所以摩擦还将继续。
中国制造2025在品牌和技术上需要寻求破,这是与美国发生摩擦的根源。一带一路影响的总人口数和中国人口数的2倍,将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去影响和服务这28亿人口,在一带一路过程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企业家的投资热情如何激活?
有没有人愿意花钱消费,有没有人愿意花钱投资。企业家的信心从何而来。民企已经是全国经济半壁江山,需要重新定义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20年的互联网信息革命都是民营企业在主导,所以需要从上层设计中重新定义民营企业。
国有资本主战场
民营资本主战场
(3)是不是出现了消费降级?
拼多多,趣头条,微商崛起。吴老师的解读是消费分级,移动互联网覆盖下沉到3-5线城市。
(4)房地产会不会崩盘?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前70大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和厦门外,其他67个城市都在上涨。人民币的增发,人们的恐慌会导致房地产依然是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2019年第一季度的房地产政策特别值得关注。
(5)创业还会不会继续降温?
从当前数据来看,创业集中在信息技术领域,希望未来制造业方向的创业可以有所增长。
二、预测
1、信心之年,经济待暖。
上半年依然寒冬,对于企业来说现金为王,下半年不确定,中美的长期博弈会导致寒冬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吴晓波老师邀请了一些经济学家对2019年宏观经济做判断,18人不看好,9人持平,1人看好,2人不能确定。对资本市场的判断,10人看好,10人持平,趋冷的6个人,无法判断的4个人。中美贸易战对于中国的产业发展未必是一个坏消息,因为中国几十年的改革都是倒逼式改革,只有外部因素(技术,国别)导致制度改革。
2、基建扩容,警惕物价
在过去的4个月,各省基建投资了4万亿,如果这一轮依然通过基建拉动,可能回到导致物价膨胀。
3、制造升级拐点出现
4、新匠人创造新国货
国货再造和用户回归,也就说我们更愿意购买国产产品,本土意识苏醒。九零后进入职场,追求的不再是物美价廉,而是物美价平。
5、新中产驱动新消费
25-35的新中产九零后出现,成为全新的消费群体,驱动新的消费需求。
从桥外数据来看,中国新中产更加国际化。
6、社交圈层,会员风行
三大商业模式创新:圈层社交+私域电商+会员制。会员制将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
7、新金融改革要来了
给小微企业贷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现在中国基于企业的数据挖掘和信用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微众银行微30万家小微企业贷款,其中69%的客户没有任何企业贷款记录。中国式小微企业贷款将独步天下。
8、车业突变,5G来袭
中国汽车产销量2009年超过美国,汽车产销量成为全球第一,相比于2017年,销量增长缓慢,全球制造业的皇冠产业迎来了产业新拐点。
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占比超过50%。
十年一G,每一次都创造了大量优秀的公司,4G时代,仅用了6年时间,创造了今天中国排名前10大互联网公司中的4家。
5G技术能带来什么?高通给出的答案。
三、我的理解
吴晓波老师面向的主要用户群体是企业家,创业者,所以吴老师的预测更多的是告诉企业家如何面对寒冬(现金为王),我从一个互联网职场人的视角,说一下我对这几点预测的理解和收获。
1、中美贸易战可能长期持续
最近经常可以从各种媒体上看到互联网公司,降薪,裁员,年终奖砍半, 暂停招聘;资本市场上,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股价也是大跌,腾讯的股价都出现巨大波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国内各种寒冬,从吴老师的判断来看,中美的摩擦还将持续,2019年整体的环境可能比2018年还要差一些。
对于企业家来说,现金为王,提升人效可能成为企业关注的主要方向。而互联网产品人视角来看,有几点个人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1)年底选择跳槽要慎重,如果长期的寒冬可能导致公司会通过裁员继续缩减成本,但是我认为有一些岗位可能例外,如策略产品,增长产品,AI产品,数据产品如果有好的机会还是可以考虑拼一下的,因为企业压缩成本最根本方法其实是提升人效,而上面提到的几个岗位都是为企业提升人效助力的,从长期来看,AI技术的继续完善可以让企业在客服,运营,市场的成本降低,也就是这部分职场人的部分工作可能被AI替代。
(2)如果你是用户方向的功能产品,在寒冬中还是非常有必要沉淀学习的,完善自己的能力模型,或者是让自己拥有AI产品、策略产品或增长产品的属性,单纯的前端交互设计型产品未来可能不太好混。
2、基建扩容,警惕物价
从吴晓波老师的分享中,知道国家面对整体经济环境不好,还是在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GDP增长,上文中数字显示又是4万亿的基建,然后就是大量增发人民币,吴老师在分享中提到了,人民币已经是世界经济中很大的泡沫(以前的分享中吴晓波老师提到,成为发达国家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泡沫化,关键是如何将泡沫压实)。
从个人家庭理财角度来看,不建议投资风险较高的P2P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考虑,但是也有必要思考有必要配置一定的黄金产品,所以未来的理财还是应该偏谨慎;如果继续基建扩容,有可能如吴晓波老师说的,人民币继续增发,带来物价进一步提升,人民在恐慌情绪下还是选择房地产投资,所以一二线房产可能会迎来增长,吴老师建议可以通过关注第一季度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政策;股票市场已经出底部,但是不是真正的最底部很难判断,所以可以考虑配置一定的蓝筹或者大盘基金。
3、社交圈层,会员风行
前段时间参加了2018产经经理大会,几乎所有的分享嘉宾都在谈增长,社群,个人成长,在今天移动用户红利将尽,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放缓,用户获取成本持续升高,渠道为王的今天,社群是带来增长的一个有效方式。社交圈层化将进一步明显,不要想着做出一个产品给全国所有的用户去使用,而要找到自己产品的圈层用户,通过付费的会员制度发现你的超级用户,服务好你的超级用户。
4、5G时代会发生什么?
从高通给出的5G预期我们可以看到,5G赋能的企业更多是企业服务,所以万年乙方的企业服务可能面对机会,当然前提是企业服务提供方可以利用5G探索到更多的业务应用场景,解决企业真实痛点,帮助企业提高人效,度过寒冬,所以如果你现在正在做一款企业服务产品,还与下面这些领域相关,精细农业,实时运输,智能物流,无人驾驶,沉浸式购物,协作工作空间,灵活制造,无人机运输,沉浸式娱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那么您非常幸运,可能在你所负责的领域,出现全新的独角兽。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可以在留言区或评论区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