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阅读总是不到位?
昨天在社群里,有学员说,虽然自己每天也有在阅读和打卡,但总是在阅读中找不到重点在哪里?也不知道怎样去找出问题?
阅读,千人千面。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同,看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无论是读哪个类型的书,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黄金三问。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1、是什么
拿到一本新书时,我们先看一直书的封面和封底,还有腰封,再快速浏览一遍目录。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就可以了解了。
这书本讲什么,逻辑框架是什么?这是我们读书第一步要做的事,否则,当你读过这本书,可能也会不知所云。
最初的我,读书就是这样的。拿到一本书,腰封是省略的,甚至是把它扔了。
最多也就瞄一眼封面上的内容,然后目录也是不看的。直接从正文开始读起,那时候读的文学类作品居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录一般忽略不计了。
但是随着自己后来的书慢慢读多一点时,才知道这个方法是一个很愚蠢的读法。
一本书不管是封面还封底又或者是腰封和目录,都是作者以及编辑们用心打造的结果,是为了让读者更快速地对这本书有一定的了解。
而我选择直接跳过,现在回想起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爱阅读的人或者是刚开始进入阅读初期的人,一定要去先读一下封面、封底、腰封以及目录,养成这个习惯,对以后的阅读大有裨益。也是你对了解这本书讲什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为什么
在初步了解了一本书以后,接下我们就要进正题,也就是开始阅读一本书的正文部分。在阅读时,我们也要同时带着问题去读。
这本书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当你搞清楚这两个问题,这本书的内容你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我以前也是不知道这些,只有一边读一边自己摸索着来。后来读过一些阅读的书籍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书这样读才能更好地了解一本的主题和内容。感觉自己以前读书都白读了。
3、怎么做?
书的内容并不能产生知识,究竟要怎么做才算是读过一本书呢?用起来。用就是最好的读。尤其是一些致用类的书籍。
像这类书籍,如果读了没有用起来,一个是浪费了,另外一个是你根本就没有学到书里的内容。
真正读完一本,就是要将书里的知识点用起来,将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然后把它很好的用起,这才是真正读过一本书。
不是说一本书的知识点你都要把它用起来,哪怕这本书有十个知识点,而你把其中一个知识点用在了工作和活中也是很有用的。
如果说是文学或小说类的书籍,你就问自己,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又或者让你来写这一段,你又会怎样写?
假如让你带着大家一起阅读,你能从这本书中提炼出怎样的问题。
这些都怎么做的范畴,只要将它用起来,结全合自己的经验,下一步自己到底怎么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常常说要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能看到成绩,也是检验读过一本书最好的方式。
4、结语
读书和吃饭差不多,有的人喜欢吃辣,有的人喜欢清淡。
读书也一样,有的人只喜欢阅读,有的人把读过的书,结合自己实际用起来。
只是前者不能很好吸收知识,后者不仅能很好地吸收知识点,还能将它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当然收效也是不一样的。
读者先从自己喜欢的开始阅读,因为这个并没有要求一定读哪种类型的书,只要是自己喜欢就可以。
读过的书也并不一定都要记住,只要能把它其中一两个知识点用起来就行了。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书,是一页一页读完的。
开始拿起一本从第一页第一个字读起,直到这本书读完,就是这么简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