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静蕾到咪蒙,洪水的方向被改变了
首先,这个标题要怪咪(zi)蒙(ji)。
然后是正文。
新媒体最大的改变是作者本人变成了流量的入口。
这未必是个坏事。但也无形中改变了其人、其写作的方式方法。
传统媒体时代,一篇稿子——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书籍——都要经历约稿、初稿、校对、出版等繁琐的过程。期间,作者只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即使用户是透明的,依然无法获取阅读量。用户——对不起,那时还叫读者——信赖的是机构。不能直面读者,只需要保证自我人格的独立和思考的专注即可。其他琐事,自有出版社、编辑来安排。
论坛时代,优秀的文章常常是“吵”出来的:发帖人和发帖人吵,发帖人和回帖人吵,回帖人和回帖人吵。从那个时代吵出来的写手,更像个垂直领域的自媒体人,对自己领域的知识了解得通透,文笔斐然,经得起论证。平台躲在一旁搭建着流量池,不时煽风点火。很多当下的意见领袖也是这么一路走过。
博客时代有了自媒体的概念。徐静蕾、韩寒、李银河、艾未未都是博客的弄潮儿。2006年被誉为博客元年,徐静蕾新浪博客开通112天,点击量就突破1000万大关;630天时,突破一亿次。博客的广场性质决定了博主不需要参与江湖纷争,守着一亩三分地,精雕细琢自己的文字即可。那时,能写的、不能写的,都会在博客上尝试肆意挥洒。
有了博客的基础,微信公众号的诞生也就顺理成章。
但它打破了一个规则,这个规则的打破也从某种程度上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新晋写作人的习惯。
薛之谦曾在一个综艺节目上说:这个时代承担得起你的所有的才华。只需要你开个公众号,转发朋友圈,你的朋友就会看到,你的朋友的朋友就会看到。
这也是大多自媒体人的第一步。
公众号承载于微信,后者具有强大的社交属性,它的存在打破了作者和读者的隔阂。把写作这个手艺活从神坛彻底拉了下来。但同时,公众号平台本身也不再扮演流量推手的角色。
想获取用户?靠自己。
追热点、快推文、粉丝群、朋友圈转发……公众号从内容变成了产品,阅读人从读者变成了用户,阅读量从口碑变成了10万+赤裸裸的数字,刺激着每一个作者的肾上腺激素。人们忙着在第一时间撰文、转发。今年奥斯卡奖的颁奖乌龙也就从一个活动的错误也就变成了对新媒体人的嘲讽。我一个编辑朋友说:自媒体搞久了,早晚要去看心理医生。有几分道理。
而和大众认知相悖论的是,和论坛比起来,自媒体并没有真正拉进和用户的距离,相反它激发了作者们变成了一个个独立且偏激的怪人,一点也不温柔。在论坛上,读者和楼主产生分析,会有人去争论、辩驳。而自媒体则某种程度上只需要找到悦己的人就好。
“强势”如和菜头,抛出一句“打赏了吗?没打赏说什么说”,或者直接砸出一句“我是你爸爸”;深谙用户心理如咪蒙,直接在标题上搞事,用《致贱人》、《致Low逼》三个字足以挑逗搔挠读者的同理心;大量的做号人一天量产几十篇水稿,大肆制造“UC震惊体”,把内容创作的裤衩算是彻底扒下来了;新世相说要改变潮水的方向,它先是推出男子偶像组合,后是推出青春版红楼梦,潮水未必改变,洪水的方向却冲垮了文学严肃的高墙。
其实最可怕的还不是咪蒙们,毕竟一开始就奔着套路去了。可怕的是那些初心纯良的自媒体人,像某篇文章里的那句“我就想当个作家,怎么就赚钱了呢”,然后就开始招揽团队做电商接广告。那些没赚到钱的呢?或卖力讨好,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是离写作越来越远了。
久而久之,文字变成了怪物。
需要门槛的东西,会让大家觉得不舒服。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但这两者无论如何艰难,都是门需要时间沉淀的手艺活。
自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很多人在拟标题、行文布局、遣词造句上的写作方式,其结果是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当下畸形的实用主义知识经济模式,再过几十年看,就是一个群欢的笑话——如果几十年后,人们还愿意看书的话。
如果写作者本人怀着流量变现的目的改变对自己文字的标准,不能对读者报以真诚、对生活温和以待、对文字怀有敬畏之心,那些阅读你内容的人、未来的作者们又如何改变、提升自己的文字观和阅读品位。
以前米兰昆德拉讨论轻和重,这个时代的抉择是快和慢。时间承担下来的东西,往往更厚重一点。
慢慢来,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