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每天写1000字散文

书林趣话(一):爱书就抄书

2016-10-09  本文已影响148人  涛涛老师

古人受到制度和科技等原因的束缚,读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曾是一种奢望。古时的图书数量有限,且多为皇室所藏,民间能流通的书籍少之又少。所以,一些条件好的人家就千方百计地搜集抄录各类书籍,然后精心收藏,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民间藏书文化现象。明成祖朱棣曾感慨说:“士庶家稍有余资尚欲积书,况朝廷乎?”可知古人爱书的热情非同一般。不像我们今天有了“余资”,就想着购物或者旅游或者去撮一顿,情愿去看一场无聊的电影也不愿看一页书。

古人爱书成痴一点都不稀奇。明朝的胡应麟就是一位爱书爱到癫狂的人,他把所有的俸禄都用在了藏书上。买书时如果钱不够,他就抵上老婆的首饰,要是还不够,他干脆脱下自己的衣服来抵押。他弄得自己除了有个叫做“少室山房”的藏书楼外,都没个像样的家。他穷毕生之力,藏书达四万两千多卷。他这样形容自己的爱书之心:“于他无所嗜,所嗜独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頀,览之可以当夷施。忧借以释,忿借以平,病借以起。”真是一位十足的书痴也。无独有偶,清朝的钱曾也是爱书如命的人,“竭予二十余年之心力,食不重味,衣不完彩,摒当家资,悉藏典籍中。”

得到一本书不容易,那么阅读时就要对图书小心爱护了,不管是借来的,还是自己的。元朝的赵孟頫还总结出了藏书读书的经验,他在所藏书中都写上:“聚书藏书,良非易事。善观书者,澄神端虑,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后有得吾书者,并奉赠此法。”可知古人对书籍是多么地小心呵护,爱惜备至。

“聚书藏书,良非易事”,能得到一本好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大多数人会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精心保存。比如明朝末年的毛晋就痴迷抄书(他请书写漂亮的人来抄),他抄写的书籍多为宋元秘本,而且抄写后的书本的版式几乎和原本一模一样,所以他抄写的书叫“影宋钞”,号为“毛钞”。他不光爱抄书,还爱刻书,他刻的很多书如《十三经》等都风行天下。经过他的努力,他的藏书楼“汲古阁”收藏的书达八万多卷。清朝的大学问家王士禛也是借了人家的书就抄写一个副本以收藏起来。

抄书除了可以增加自己的藏书量外,也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晚明时期了不起的文学家张溥就是这么学习的。他把抄好的书诵读过后烧掉,然后再抄再烧,如此反复六七次。他的书房“七录斋”之名就是这么来的。清朝时期的“抱经堂”主人卢文弨和“抱经楼”主人卢址都是每遇好书,就借来抄录。尤其是这个卢文弨不得了,他除了抄书还善校书,他所藏所校的书如今已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