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22-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sherrytx

最近看到公众号的很多更文主题都是童年的美好,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辉哥和古典老师的更文,一篇是小朋友带给我们的智慧,一篇是成年人的少年感,恰巧从人生的两个不同阶段教会我们人生哲学。

辉哥的更文中提到小朋友是我们学习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发时间观察,就能从小朋友那学到最底层的人生哲学。比如小朋友有着无穷的精力,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探索,他们有自己的小宇宙,有完整的逻辑,目标明确,雄心勃勃,好恶不加掩饰,不达目的不罢休,家里的每个人都有非常明确的用途和使用场景。小朋友虽然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所有的想法,却用属于他的语言来告诉我们最纯真的世界的相处之道,这大概是人天生就具备的能力,只是这个复杂的世界让我们慢慢披上了世俗的外衣。

古典老师的更文中提到了一个我特别喜欢的词“少年感”。少年感,听起来很魔幻,古典老师在文中用了几个30岁之后的朋友的故事讲述了他眼中的少年感。

有可以放弃一切就像退出激励游戏重新开始的霸道总裁,有可以为了朋友为了正义不惜揍人进派出所的北大教授,有看淡功名利禄只用心生活体验惊喜的俞敏洪老师,有完整生死浪漫的晓娅老师,在他们身上的少年感,是一种成熟中不羁的灵魂,是他们灵动的个性,就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智慧纯真。

在古典老师描述的少年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玩转生死浪漫的晓娅老师,她小时候的愿望是成为天文学家,探索神秘星空。退休后她在北师大讲生死学。关于生死这样沉重的话题,在晓娅老师心中可以变得如此浪漫。她说希望以后自己的骨灰做成MiNi卫星,用火箭发向太空,家人和朋友用App跟踪四年,之后就像流星一样燃烧或者被吸入黑洞,灵魂进入平行宇宙。为了配得上这趟旅程,现在就开始修炼自己的灵魂,活得精彩。这样一位可爱的充满少年感的老人,实在是让人喜欢。

关于童年、少年感,不在乎年龄,而在乎心态。我们有三种情况下可以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 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孩子

* 在爱你的人眼里永远都可以宠成孩子

* 在自己的心里永葆童心和少年感,活成自己style的老顽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