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NPC家长
听悦宝园的微课分享《不做NPC家长,与宝宝一起在玩耍中发现更好的自己》,第一次听说NPC这个概念,很受启发。
NPC是Non-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是游戏中一种角色类型,意思是非玩家角色,指的是游戏中不受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
转换到这次课程的主题,可以理解为旁观者。即家长不能仅仅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旁观者,要积极参与到宝宝的成长过程,从中也能获得自我成长,发现更好的自己。
这次微课以给家长布置任务的方式,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怎么跟宝宝一起,更好的玩。
家长的三项任务首先,熟记招式口诀。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然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内省智力。而这里的招式口诀就是让家长先熟悉八项智能的范围及内涵,然后对宝宝的各项智能,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和开发。
八项智能八项智能被总结为:音体美、语数自、众有之。
音:音乐节奏智能,可以用“动听唱”来熟记。动是律动,听是声音,唱是音乐表达。
体:身体动觉智能,可以用“5+2”来熟记。5是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2是运动觉和前庭觉(平衡觉)。
美:空间视觉智能,可以用“三加二”来记,即三维空间与二维平面。
语:言语语言智能,包括听说读写。
数:数学逻辑智能,可以用“果数量对”来熟记。果是因果关系,数是数字认知,量是大小、多少、快慢等度量的概念,对是配对包含内在逻辑。
自:自然博物智能,这是加德纳最后才加进来的,即人对自然的认知,需要带宝宝到自然环境中去探索。
“众有之”的众可以拆分为“人”和“从”分别代表自省自知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众有之还有一层意思是说这八种智能人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擅长某些方面,而另外一些方面较薄弱。我们作为家长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长善救失”,让宝宝的发展更全面。
然后,如何挖掘玩法。玩具分为两种:购买的玩具和自制玩具。
各类玩具有了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基础之后,家长在面对买来的玩具时,看到的将不在局限于玩具设计的本身意图,而是可以根据每一种智能(主要集中在音体美语数五项)的特点,有意识的对每个玩具进行全面开发。比如最常见的积木,音可以放在容器里摇晃听声音或者敲击它发出声音;体可以观察形状、感知材质、堆成障碍物用来夸跃等;美是图片、形状、场景类,是积木本身具有的功能;语就更多了,可以搭建的时候用语言表达出构建的场景、故事等;数是可以用来计数、比较大小多少、相同颜色形状的归类等。对于最常见的积木就可以有N多种玩法。
自制玩具会给宝宝带来无穷的乐趣。家长可以平时收集一些素材,利用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给宝宝制作独一无二玩具。小宝宝对于新玩具总会爱不释手,等宝宝长大了,让她参与到制作过程,共同完成的经历也定会是美好的记忆。比较常见的纸杯也可以从多元智能的方向进行开发。音可以是在水杯中放入不同的物品听声音;体可以是观察形状、跨越障碍物、打保龄球;美可以是观察图案颜色、垒高高;语是在每一次游戏中不厌其烦的去进行描绘、讲述和探索;数可以是计数、多少、做各种排列等。
而我今天刚好就利用家里的塑料杯(跟纸杯类似)和气球,跟不到20个月的宝宝一起玩做冰激凌的游戏(因为她最近刚好喜欢听十个冰激凌在沙滩上的儿歌)。
三种口味的冰激凌各种排列组合、认颜色、移动搬运、送礼物场景,玩了一个小时,还是乐此不疲。
冰激淋拿去跟动物园的小伙伴分享最后,家长在宝宝游戏中的角色。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而仅是人在旁边。需要注意的是,在宝宝小的时候,或者是面对新游戏的时候,通常需要家长示范后宝宝才能明白是怎么玩,这时候家长不能一直做完美示范。如果宝宝一直看到的是完美示范,而自己却总是做不好,她在面对困难时,会更倾向于求助而放弃自己努力。如果宝宝看到家长也会犯错,她就会意识到犯错很正常,然后积极努力的去做对。
家长的游戏角色这节课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很实用,昨天学到的点,今天在家带娃立即就能用上。这个早教的理念,对宝宝智力是相对科学的开发方式,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养育过程中,也能坚持有效的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