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柳
灞桥的柳很出名。
先说说灞桥。“灞桥风雪”为古长安八景之一,明代沈周作有“灞桥风雪图”,图中描绘了一骑驴老者从灞桥而过远处群山耸立似屏,苍劲挺拔,冬苔布满。近处几棵树木,巨峰夹江。细细品来,那灞桥风雪何异于蓝关风雪,我更喜欢这种解释:“那灞桥谁说不是人生路途上一次坎坷的关隘或转折呢?所以,应该说画面上的萧瑟、悲凉的背后,也许就是坚韧、沉思、豁然和领悟等太多的对于生命之探。”
灞桥柳第一次见到灞桥的柳,瞬间被震撼。 灞桥的柳树,很粗,用直经五六十厘米不够直观,用一个成人不一定能环抱住更具体。这么粗的柳树并不高,垂下的千万条柳枝,繁茂紧凑,婆婆娑娑,妙曼无限,不同于别处的柳枝稀稀拉拉。修长的柳枝柔软温情,独具特色,你见一眼,便觉得它的与众不同,这就是灞桥柳。很有一种柳中霸王的感觉。
灞桥柳很有名,有名到什么程度,引用一段:“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岑参),“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刘禹锡),“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李贺),“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李商隐),等等,具统计仅《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达114首之多。
如果说桃花是春天的旦角,那柳便是青衣。《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应该是最早的柳文学了。
“柳”和“留”为谐音,既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乡。因为柳絮随风飘泊,宛如游子四处谋生,居无定所,但柳找了的种子确能随遇而安、发展壮大。这正符合游子的特征,所以对远行的这柳就代表了多重意义。
灞桥柳为什么灞桥的柳能引起这么多的感叹? 古人没有现在的交通和通讯设备,离别就不知何时相见了,所以离别显得戚戚哀哀。唐朝时,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到灞桥才挥手告别,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就成了约定俗成,人们只为了表示感情,至于起源已无关紧要。
灞桥一度被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引用一段: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
灞桥的垂柳,让多少古人离别时断肠崔泪;让多少离情别绪,变得绵绵无绝期。哪怕一次小小的撞击,都会让心中美丽的倩影灰飞烟灭。经过文人们的润饰和诗词,灞桥折柳赠别那种离愁别绪和深情厚谊就被定格了下来。
所以,灞桥的柳被定格在离愁别绪上。但我认为,灞桥的柳浓密、壮观、旺盛。
灞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