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教学反思

2023-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风聆梅语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品悟文本明快、美丽的感情基调和美学意境。

语言应用: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思维能力:弄清“好的故事”的具体内容,体会这个故事“美丽、幽静、有趣”体现在哪里。

审美创造: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课前解析】

关注字词:

本课共有11个生字。生字的学习,要结合汉字结构进行。比如“搁”“综”“瞬”等字在教学时,可利用左形右声的特点帮助记忆;“萍”字也是形声字,但要强调上形下声的特点。多音字“削”在教学中,可借助句子理解记忆。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它们的意思。

关注阅读理解: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品悟“好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体会作者从现实到梦境,再回到现实的情感变化。从文章的圆形结构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关注表达运用:

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梦境中的景物的意蕴。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从而使学生将方法灵活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学生真正从学过走向学会。

【教学目标】

1.会写“搁、综”等11个字,会写“预告、烟雾”等15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

4.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品悟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教学反思】

《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第一篇写梦境的文章。写在现实的“昏沉的夜”里,作者孤单惶恐,做了一个梦,通过用一大堆意象来描绘这个梦境,展示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后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梦境破碎,但作者总记得在“昏沉的夜”的这个“好的故事”。由于鲁迅先生离我们的生活比较久远,所以对于现在的学生,理解鲁迅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这一点,我做了以下课前准备:首先让学生在家查找鲁迅的有关资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对理解本文是非常有帮助的。交给学生方法,如果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本课的重点是第二部分,首先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对于梦境的概括语句“美丽,幽雅,有趣”,然后出示要求: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用横线画出来。小组内相互读一读,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境,结合“阅读链接”,就可以知道,美的人和美的事,美好的梦境代表美好的生活,昏沉的夜代表黑暗的现实,在如此昏沉、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鲁迅并没有消沉,他执着地追求着美好的事物,追求着美丽、幽雅、有趣的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