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嘉兴!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原刊于纸质媒体,文责自负。
七月的大地是如此火热!在本以清凉著称的温州,都能感受到红色的热浪。那没有大山遮掩的平原城市嘉兴,更当是热得来一塌糊涂了(嘉兴语)。
也算是顺着潮流赶个热闹吧,单位组织大家去嘉兴逛逛,去看看那条在平静的湖面伫立了良久的小船。而对于我来说,嘉兴两个字比起南湖、比起那只小船来,具有更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吸引力——因为她是我的故乡,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回溯到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年轻小伙,我在经历了悲伤的七月之后,决计用实在的步伐来夯实未来的人生,不再想以高复来圆所谓的大学梦,我独自一人背上包裹,坐了十一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由浙江最南的温州市奔赴浙江最北的嘉兴,我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我的人格教育之旅。
在嘉兴,我彻底背离了所谓的素质教育,经常翘课,独自在宿舍睡大头觉,或者在图书馆看课外书;在嘉兴,我勉强完成了所谓的学业,以“每学期有挂科、很多门60分”的成绩获取大学文凭。
在嘉兴,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附庸文雅、饮酒作诗;在嘉兴,我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目标,走遍了江南小城的角角落落,游览了附近城市的人文景观。
在嘉兴,我遇到了最好的老师,他们是报社的编辑、图书馆的管理员、隐居的作家和大学教师,我聆听他们对于文学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悟……这是我的城市,我的嘉兴。
十年一觉扬州梦,说明十年很长,但也不过是梦一场。所以,当我这次历时四个半小时,穿越浙中山山水水,远途来归,站立到南湖岸边时,内心的感想是:嘉兴啊,我的故乡,那么远,那么近!
我站立这里,仿佛是昨夜在这里游玩累,睡了一宿醒来似的。我好像一直未曾离开,我一直都在!但是,面前的南湖,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变样了:原本种满南湖菱的南湖南岸,以及种满各色瓜果农作物的南湖南岸的土地,如今都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了,自然的河道被疏通得更加畅达,也垒砌了苏堤一样的堤坝,“杨柳岸,晓风残月”,可惜没有杭城的味道,湖滨的土地已经全部搞成开放式公园了,花花草草和园林建筑相得益彰,成为嘉兴人饭后闲荡的好去处——不知是悲是喜啊。
我寻找不到十年前南湖岸的影子,却看到了她梳妆打扮后的靓丽风采。这是她的美丽,还依然属于我吗?
在完成了逛湖心岛、革命纪念馆等旅游团规定动作之余,我独自到揽秀园闲逛。
嘉兴旧名秀州,因“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浙江通志》)而得名,揽秀园则是取自“独揽其秀”的意思。该园的主要特色是石刻,有“清仪阁”、“停云馆”、“小灵鹫山馆图咏”刻石,还有嘉兴历代碑刻84块及唐代吴道子手绘“出海观音”石刻、元代重修嘉兴路总管府学碑记等,这些均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如文徵明、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任伯年之手。
此外,满园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也是相当丰富且搭配得琴瑟和谐,是很适合饭后闲余来此悠荡的。我在嘉兴的那三年,每逢周末,常常有来此地写生作画,或坐看他人在杨柳树下钓鱼,所以对这揽秀园很熟悉。
我独自闲逛,看花草树木依旧,亭台楼阁依旧,而我的同学们都已散到各地去了,不禁睹物思人、略带伤感。但是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把这种感觉冲淡了,我举着照相机把这里的风景尽情收纳,以备回温后细细回味。我看到园子角落有一颗大芭蕉,在这七月里已经凋落了花瓣开始结果子了,因为此前我并没有见过芭蕉果,所以就趋近了给这些可爱的家伙拍照,结果穿着短裤的我,大腿被蚊子叮成了玉米棒一样。真是相当郁闷呢,我的血型并不是蚊子所喜欢的,在单位,只要有同事在,蚊子就不会叮我;在家里,只要有家人在,蚊子就只叮他们。而嘉兴,我的故乡,揽秀园里,这些蚊子竟然把我叮成玉米棒了,真是难以想象啊,是他们太饿了呢?还是我来的太少了?
夜色降临后,同事们吃了饭,还兴致勃勃地在喝酒,我酒量不行,于是起身外出,有同事问:嘉兴晚上有什么地方可以逛的吗?我答不出来,因为有些地方,对我来讲是风景,对于他们未必就是,因为这是我的故乡。
所以我独自到嘉兴老城闲逛,我由紫阳街走到少年路,穿过中山路,走到勤俭路,再到环城路,沿着环城河转圈——嘉兴的夜色太过缓慢,没有温州这样的车水马龙和行色匆匆,他们个个都是淡定哥,店面里上班的小伙不温不火,逛街的小姑娘也是姗姗细步,在街灯下下棋的老大伯更是十分钟走不了一脚棋,唯有在马路边一溜烟儿排开的大排档里喝酒的中年汉子,举杯畅饮时才让人感觉夜色还是处于一种行进状态之中……
我在城中晃荡了一圈,回到留宿的南湖国际酒店时,夜色已经很深了,环南湖的公园里已经没有了行人,只有湖心亭的灯光在这夜色中显得清净而明亮,抛除红色的七月不议,那么,南湖纯粹就是烟雨楼的南湖,而嘉兴也是烟雨楼的嘉兴,是“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的江南。当然,也是我的故乡。
今夜,我在这里,这是我的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