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春秋之一:诸卿及军制 —— 3.34 关于“卿序”与“军行”的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如前文推理,郑厉、文、穆三世期间大致保持了与春秋初期庄公时代相同的六卿格局。那么这一阶段的军行是否也相同呢?尽管《经》、《传》完全没有直接记载相关信息,我们仍可以结合其他典籍资料推断出来。
……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左传.闵公二年)
此为赤狄灭卫之年(前660),也即郑文公十三年,为了防备赤狄携攻克朝歌之余威南下攻击郑国,于是派高渠弥之子高克帅师防守黄河一线。不过由于不被记载的内部冲突,高克所帅之师长期得不到补给而溃散,导致主帅被迫流亡陈国: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郑风.清人)
可见此时郑国仍然有“中军”存在,则郑国至少在厉公末至文公初期仍保持三军建制。当然高克的卿序显然不支持其统帅中军,此时预计太伯已经去世,而太伯对郑文公提及的诸卿之中佚之夷和子师巨鹿也已不在,高克身前至少还有三卿:申侯、泄堵俞弥、孔叔。预计当年郑国六卿设置为:
高克戍河之年六卿排序相应的三军将、佐设置为:
高克戍河之年三军将、佐即高克以中军之佐的身份征发了清邑的士兵戍守河防。部分文献将诗中“中军”强解为“军中”的倒置,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
但是上述的卿序和军行最终没能维持下去,因为到了郑成、僖、简三世的时候所提及的诸卿情况发生很大变化:
…….讨西宫之难与纯门之师。子孔当罪…….甲辰,子展、子西率国人伐之,杀子孔而分其室…….郑人使子展当国,子西听政,立子产为卿……(左传.襄公十九年)
郑杀子孔之后(前554),罕氏的公孙舍之(子展)当国,也即冢宰,驷氏的公孙夏(子西)执政,子产进入六卿之末。而子产担任的具体职务到了三年后(前551)终于被说明:
…….夏,晋人征朝于郑。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曰……(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也即六卿之中最末一名是少正,对比孔丘为司寇时候的鲁国曾有属下少正卯,类似于少司寇的职务,可知郑六卿失去了大宗伯,而将少正一职补入六卿之中。在少正之前,还有一个相当于大司寇的职务:
…….印堇父与皇颉戍城麇,楚人囚之,以献于秦。郑人取货于印氏以请之,子大叔为令正,以为请……(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由于这一年(前547)子产随着身前的公孙黑肱去世以及游眅被杀,已经从第六位的少正登位为第四位的司空:
…….郑伯赏入陈之功…….子产辞邑,曰:“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臣之位在四,且子展之功也。臣不敢及赏礼,请辞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所以子太叔越过印段成为第五位令正,而印段由于年龄原因而成为下卿也即少正。当年郑六卿变化为:
子产辞邑时的六卿排序当然这个诸卿的排序只是以《周官》为基础之观念上的排序,如果单就郑国来讲,似乎有不同种卿序的排法:
……秋七月庚辰,郑伯睔卒。于是子罕当国,子驷为政,子国为司马。晋师侵郑,诸大夫欲从晋,子驷曰:“官命未改……(左传.襄公二年)
此为郑成公去世当年(前571)排法从表述上似乎还是符合《周官》逻辑的,也即按照冢宰、司徒、司马排序:
郑成公去世之时六卿排序然后八年以后(前563),这个排序的提法就大不相同了:
……初,子驷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于是子驷当国,子国为司马,子耳为司空,子孔为司徒……(左传.襄公十年)
此为郑国历史上著名的“西宫之难”,最终导致“穆族”从此永久控制六卿之位,而旧公族尉氏、司氏、泄堵氏、侯氏和子师氏从此完全退出政坛。此处六卿顺序有所改变,也即冢宰、司马、司空地位高于司徒,此排序当年也得到鲁国上卿孟献子认同:
……孟献子曰:“郑其有灾乎!师竞已甚。周犹不堪竞,况郑乎?有灾,其执政之三士乎!”……(左传.襄公十年)
即郑此时以冢宰、司马、司空三职为“执政之三士”,而理论上“行政”者子孔却落在了第四位:
“西宫之难”前郑六卿排序可见西宫之难”(前563)前郑国的卿制不仅仅是去掉了世袭不登卿的大宗伯和司寇,改为令正、少正,而且摒弃了类似鲁、卫那样相对典型的传统周官卿序,而具有了类似宋国那样“登卿不登职”的做法,也即公子发(子国)保持司马职务不变,而排序从司徒之后变成了司徒之前,仅次于冢宰。除此之外,对保全“穆族”有着关键作用的公子去疾(子良)之子公孙辄(子耳)也以司空之职登于其叔父司徒公子嘉(子孔)之前。所以在这个阶段的郑国,不仅不完全照搬《周官》,也不在乎长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