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破局之人了不起
又是一年的科举大考即将开始,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考生汇聚到京城,参加全国范围的科举考试,一时间皇都的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这些外来的考生,还有一部分家人或仆人相随。他们服饰各异、口音相杂,相貌也有些许不同,但看上去给人一种意气风发、蓬勃向上、势在必得的气势。使着满城亮丽的春色,更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话说有个叫王庆的考生,原本有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因父亲患病多年,并于半年前去世,家道早已中落。
他上有老母,下有三岁的幼子,王庆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正所谓“家贫出孝子”,王庆心地善良、头脑聪慧、自小学习就好。
别看王庆侍弄庄稼不算是一把好手,家里酿酒的生意也只能顾个温饱,但他学业始终不曾丢弃,从小就得到教书先生的偏爱和鼓励,所以他一心奔着有朝一日学业有成、仕途成功、光宗耀祖的目标前行。
这一年,即将迎来春季大考,王庆的心思又活泛起来。虽然他已有过两次进京赶考,且落榜的经历,可在一心博取功名、矢志不渝的王庆心里,那又算得了什么?
别人笑话,那就让他们笑好了。自己的生活还得自己过,前途就攥在自己的手里。于是,王庆与母亲和爱妻商量,说明自己对于功名终究是不死心的,还想再试一次。
知书达理的母亲自始至终都是支持的,盼望儿子有朝一日能挣个好前程。妻却表示担忧,一是路途遥远,王庆只身出行,甚是担心。至于一路盘缠倒还能想办法凑齐;二是自己身怀六甲,恐母亲太过操劳。
母亲知道儿媳的忧虑,摆摆手,说:“无碍,我儿、媳莫担心,求取功名要紧。不日我儿高中,便有荣华富贵可享。”
王庆双膝跪倒,给母亲叩头,说道:“母亲大人在上,家里全凭母亲打理,请受儿一拜。安心等儿捷报传来,到那时再回来孝敬母亲。”遂收拾行囊,一步三回头地进京去了。
一路风餐露宿不表,单说王庆进得京城,仍往曾经住过的客店而来。轻车熟路,老板见是旧人,自是十分热情地招待。
在京城的日子,除了按照程序办理必要的手续,不得不出门外,其余时间王庆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读书。
况且自己出门才舍得穿的细布衣裳,怎么能与有钱人家的锦衣华服相比?王庆也不是那种喜欢结交张扬的性格。来京城还有决定前途命运的考试等着呢,哪有心思玩耍?
在考试的前两天晚上,等客店的喧哗声过后,王庆才睡着,还做了三个梦。
第一个梦,是梦见自己在高高的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自己带着斗笠还打着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自己跟心爱的表妹脱光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第二天清晨醒来,王庆觉得这梦似乎有些深意,自己又百思不得其解,心里一时放不下。他想起昨晚回来的这些考生,说什么算命如何如何,解梦又如何如何。不由地心动,自己何不也去试一试?
于是,他匆忙穿好衣服,早饭都没吃,客店老板见他急匆匆地往外走,赶紧招呼他:“客官先吃饭吧?”,只见王庆边摆手边大步流星而去。
店老板见一贯谨慎沉稳的王庆,今天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纳闷儿地搓搓手掌,摇摇头,跟着收拾其他考生的早餐去了。
再说王庆心事重重地找到算命摊儿,把三个梦境详细地讲给盲人算命先生听。
但见先生听完之后一拍大腿,翻着白多黑少、永远望向天空的双眼,说:“你还是回家吧。”
王庆大惊,忙问:“为何?”
算命先生不紧不慢地告知:“你想想看,高墙上种白菜,那不是白费劲吗?带斗笠打雨伞,是不是多此一举呀?跟表妹都脱光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那不是没戏又是什么?”
王庆听了,立马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头脑一片空白,心灰意冷地走回客店。
王庆想想在家盼望自己早些回去,并能够带回好消息的母亲和妻儿,不仅悲从中来。这是第三次进京赶考,今年如果不中,那还有未来吗?
进得店门,老板发现王庆脸色异常难看,忙问:“秀才如何这般模样?可是……”不等店主说完,王庆已哭出声来。随后又伏在柜台上痛哭失声,好在店里没什么人,考生们都去逛京城了。
待情绪渐渐平稳下来,王庆这才向关心他的老板慢慢道来,告诉了事情的经过。言罢,起身,准备回房收拾包袱回家转。
店主感觉非常奇怪,问:“明天就考试了,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就回去呀?”
“算命先生的话不会错,不考也罢,考了不中岂不更没脸面?”王庆懒懒地说,继续往他的房间走去。
“等等,我也会解梦,你听听可否?”店主连忙说。
“啊,真的?那么请如实告知!”王庆似乎又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急切地说。
店主过来拉住王庆的胳膊,在明晃晃地灯光下,二人坐定,店主说:“你想想,墙上种菜,那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正说明你这次来京是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机会到了吗?”
王庆听了店主的一席话,恍然大悟,觉得店主说的更有道理,便说“哇,你就是我的贵人呀,你说我该怎么谢你呀!”
“等你高中了再谢我这破局之人不迟!”店主拍着王庆的肩膀笑着说。
于是,王庆精神振奋地参加了考试,居然还中了个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