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 | 推荐给女朋友们看的书~
昨晚十一点读完了简.奥斯汀的第二部作品,被称为《傲慢与偏见》姐妹篇的《理智与情感》。在许多读者心里,简奥斯汀最好的一部作品是《傲慢与偏见》,但在我今天读简.奥斯汀的第三部作品《爱玛》时,和前两部作品作比较,感觉这就像姑娘们的成长史,一部比一部引人入胜。
我有点分不清是因为我对简.奥斯汀的认识在一步步作品的阅读中,逐渐加深了,还是阅读水平逐渐提高了。
最近熬夜比较累的缘故,今天只读完了《爱玛》的第一卷,还有两卷,大概要再花一天时间才能读完。但就第一卷我所读到的小说语言和情感来说,我对《爱玛》的喜爱,不亚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关于这个,明天的日更里再详细说,今天且对《理智与情感》的阅读,做一些记录。
读《理智与情感》前,已看过了由李安导演拍摄的电影版《理智与情感》,当时的观影感受是沉浸在英国的田园生活里,被电影的年代感和景色完全吸引,电影里的双女主,都很漂亮,看的过程是一种享受,抢占了电影传达的价值和意义,没有时间思考在情感上是不顾一切的去爱还是理智去爱更值得学习这件事。
这或许正是电影和书籍给人的感官区别,在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更有机会思考这件事。
《理智与情感》之所以被称为《傲慢与偏见》的姐妹篇,是因为两个故事在记录和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探讨一个家庭里两个最优秀女儿的情感和成长,她们都经历过情感上的波折和误会,最终又同样收获了圆满的结局。在读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和《傲慢与偏见》拿来比较的心思,但读完静下心来想,又觉得它们是不一样的。
《傲慢与偏见》里的姐妹两个,有一种很少女很迷人的气质,姐姐温柔体贴,妹妹聪慧轻灵,她们像大家暗恋的高中女同学,是初恋的感觉。她们对爱情的态度更纯粹,全心全意的爱着,不给爱情加上条条框框,不在爱以前,先去权衡和挑剔爱人,是否更爱她,是否是第一次爱情。她们对爱情,是温柔的模样,这样的姑娘可遇不可求。
在《理智与情感》里的姐妹,对待爱情的态度更聪明一些,更爱自己一些。她们爱以前已经有了态度,姐姐会理智的观望爱的人是否先爱她,是考虑和他能否有确定的未来。妹妹对爱情的态度更加浪漫,期望一生一世一双人,如果爱,就要把幸福告诉所有人知道。这里的姐妹对感情的态度更接近生活中的多数姑娘,她们的爱情观就像我们的女朋友们会有的那样。
在《理智与情感》里,有一段姐姐说的话,虽然是200年前借简.奥斯汀说出来的,但仍能代表现代独立女青年们对待爱情的模样。
“露西并不缺乏理智,这是造成美满姻缘的基础。无论如何,玛丽安,尽管有关对象专一、始终不渝的爱情的概念十分迷惑人,尽管人们可以说一个人的幸福完全依赖于某一个人,但是这并不意味应该如此——那是不恰当,不可能的。爱德华要娶露西。他要娶一个才貌胜过半数女性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性的改变,他以后会忘记,他曾经认为有人比她强。”
“你以为我一直无所谓似的。玛丽安,这四个月以来,这桩事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我不能随意向任何一个人倾诉。我知道,一旦向你和母亲作解释,非但不会让你们做好任何思想准备,反而会引起你们的极大痛苦。告诉我这件事的——而且是强迫我听的,就是先前同爱德华订过婚,毁了我一生前程的那个人。我觉得,她是带着洋洋得意的神气告诉我的。这人对我有疑心,我只好和她对着来,当她讲到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我偏偏装出似听非听的样子。这事还不止发生过一次,我要三番五次地听她叙说她如何满怀希望,如何欣喜若狂。我知道我与爱德华永远分手了,但是我没听到一桩事情使我觉得和他结合有什么不理想的,没有任何情况证明他不值得钟情,也没有任何情况表明他对我冷漠无情。我要顶住他姐姐的冷酷无情、他母亲的蛮横无礼,吃尽了痴情的苦头,却没尝到什么甜头。而且你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我还不单单遇到这一件不幸呢。如果你认为我还有感情的话,你现在当然会想象得到,我一直很痛苦。我现在考虑问题之所以头脑比较冷静,我也愿意承认自己得到了安慰,不过那都是一直拼命克制的结果。那不是自发自生的,而且一开始也没有使我精神上感到宽慰。没有的,玛丽安。当时,我若不是必须保持缄默,也许无论什么事情——即使我对最亲密的朋友所承担的义务——也不可能阻止我公开表明我非常不幸。”
在遇见一段求之不得的爱情时,我们都需要向玛丽安的姐姐借一些理智和力量~
每天写作之97/365,坚信坚持的力量。
不忘初心,每天成长之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