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创业社书评总集-131周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2017-03-26  本文已影响25人  syansteven

读书:《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感悟:从个性文化发端起,陷入了被迫发展成外向性格的境地:为了在一个全新的带有匿名性且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但如今,我们总认为变得外向些不仅能让我们更加成功,还会让我们出类拔萃。事实上,内向和外向是两种互补的性格,内向者是思想派,而外向者是行动派。不能说哪一种性格更好,或者更具有优势。很多人能熟练的伪装成外向者。在你周围,内向者的人数要远比你想象的多。就算是在小时候,很多内向者就已经能熟练地把自己伪装成外向者了,这就让我们很难发现他们的本性。结识那些可能成为你密友的人、同你相处融洽的人。不要对那些社交场合发怵。友情会让人们更幸福快乐,当然内向者也包括在内,但是要铭记于心的是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你的外向可能是假象。性情:通常指与生俱来的,从生物学角度讲是基于行为和情绪的,而这些是可以从婴幼儿时期就能观察出来的。而个性:形成则是一个复杂的酝酿过程,是文化熏陶和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人将性情比喻为地基,个性则是建筑。卡根的工作就是把某些婴儿的性情同青少年时期的个性特征联系起来。内向和外向就像其他主要的性情特征,如随和和自觉性,确实约有40%~50%由基因决定。任何一种性情都会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内向者并不比外向者聪明。智商分值显示,这两种性格的人在智商水平方面是持平的。而且在很多任务中,尤其是在时间或社会压力下,或者是包含多重任务的事件中,外向者的表现会更好一些。外向者在处理信息过量的情况时优于内向者。约瑟夫·纽曼认为,内向者在思考中运用了大量的认知能力。在一项既定的任务中:“如果我们有100%的认知能力,那么一个内向者可能会在这个任务上消耗75%,任务之外还会有25%,而外向者则有可能把90%都花在任务上。这是因为大部分的任务都是目标导向的。外向者会将他们大部分的认知能力分配到既定的目标上,而内向者则会用一部分认知能力来检测这项任务的走向。”内向者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并且尽可能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意味着要刻意模仿外向者;意见也可以通过安静的方式传达,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传达,可以被包装成高度商品化的讲座,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得以提升。对内向者而言,其诀窍便是要发扬自身风格而不是让自我在普遍规范下随波逐流。

      内向者可以为了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他们爱的人,或者任何他们重视的事情而表现出外向者的一面。当然,我们可控制的自我表达程度还是有限的。部分原因我们称之为“行为泄露”,也就是说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我们的肢体语言暴露真实的自我,比如:在某一个时刻,外向者会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而内向者则会微妙地将视线移开;对一个有技巧的演讲者来说,他们可能会把受众当成一种负担,而外向者则会只会把演讲进行得更加有趣。“自我监控”是我们对自己情绪的判断和调整过程。高度自我监控者认为低度自我监控者不够灵活,在社交上也太无能。而低度自我监控者觉得高度自我监控者太过圆滑,也带有太大的欺骗性。

     在进行外向者的活动之后,内向者需要大量的资源进行恢复。有的人一副外向做派,但伪装外向者已经消耗了他们太多的能量,降低了他们的可信度,甚至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