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7改恶习

2019-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平安喜悅健康智慧實修
2019/10/17改恶习

一早醒来的时候,是被梦中的情境影响,正在生气的讲话,而且是说出声音来,因此而醒来;

做了什么梦呢?

情节是儿子娶了老婆就想独立,想做真实的自己,想去创造自己要体验的人生;我看到他不愿再听我意,因为担心而生气;当时我说出声的话是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只是知道是在情绪里醒来;

然后就静静的坐着,看着这个生气的念头,出现一句:

人不顺我意就生气,是愚痴之人;

人不顺我意~这个“我意”,是小我之意,不可采信,(采集业为心),不再成为情绪的(奴隶)走狗,在没有生智慧,千万不要随意采集相信自己的感觉,这个“生气”的感觉不是真相,它只是一个唤醒你觉悟的一个影子;

跟这个影子生气不是愚痴是什么?

这个“我意”是过去的“记忆”,

自己的心住在自己的意! 叫 记忆。

记忆里面你最喜欢吃什么?最喜爱的人、事物;最厌恶的人事物,这个记忆就住进去了,念念相续,从不间断。

“在意”、“不在意”,都来自于记忆(是否放在心里?)

我们凡夫愚妇是靠记忆在生活。

“我意”是自私自利,对方敢冒着生命危险,硬是不顺我意,我为何要生气呢?

那个冒着生命危险,硬是不服气的人,不就是曾经的我吗?

我跟过去的自己生气,是不是白痴呢!

这个心是我的心性而起,关他人何事?

是我自己的认知有个标准,做儿子的就应该怎样才是孝顺;

这个认知如影随形,一直在对抗!

我真是神经病。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经典这么有智慧,为何我们记不住?

代表我们无意,佛说佛的,我们依然采集自己贪嗔痴的心意;

老师说老师的,学生依然采集自己的感觉、感受;学生哪里还会在意老师的感觉、感受?

所以,教学生管理情绪、尊重自己感受的老师,就别再做期望学生会在意你感受的傻梦了。

我们一辈子的记忆其实很贫乏,大概只知道记儿女、财产,名闻、父母;记不住经典里的智慧心法。

六祖慧能初去见五祖说: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就这句话,五祖已经知道六祖根性大利。

自心 不离 自性。

感谢今早的这个梦,这样的剧本我已经无意留恋。

楞伽经 第171

采集业为心
观察法为智
慧能证无相

此时好学不倦学智慧

愿吾等往生之际得善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