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三月开

愧疚感,是关系中最不需要的

2020-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再一步不过是悬崖

一个人问伴侣这些问题:

“在我之前,你有过几段感情?”

“你们当时怎么分手的?”

“你还爱那个人吗?真的一点儿都不爱了?你确定?”

“那你爱我吗?你会一直爱我吗?”

当这些问题问出来时,你已经在传递不信任的能量了。其实这时候,对方的答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话问出口时,你有没有认真问问自己:“什么样的我才会问出这些问题?”

是自信的我,还是自卑的我?我到底想要得到怎样的答案?这些问题为什么对我这么重要?我对它们有着怎样的认知?这些认知是真的吗?有助于让我变得更快乐、更自信吗?

每次谈到被欺骗的故事时,“受害人”开头总是:“我不小心看了他的手机。”哪有那么多不小心?!

你要把手机拿起来,滑开手机屏保锁,有的还要输入密码,你还得试密码,然后点开微信或通话记录,翻到对话框……至少有六七个动作需要完成,你说你这是不、小、心?

反正我不信。

每一个动作你都有机会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在干什么?我到底想窥探什么?我是怎样变得这么不自信的?”但是你没有,你无意识地顺着本能反应完成了每个动作。其实,你不如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你就是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所以总在自导自演创作被欺骗的故事,来坐实自己就是不够好、不值得被真诚以待的信念。

比如,你看到对方微信里是被哥们儿约去喝酒了,他三更半夜回来却说被领导留下来加班。

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你知道真相了,但是你却要扮演一个兼具侦探功能的法官,诱导对方撒谎:

“你们老板怎么把你留这么晚啊,是留你一个人,还是大家都留下来了?”

“哦,我们部门有好几个都留下来了。”

“是吗?那都有谁啊?”

你就死死地盯着对方的眼睛,试图捕捉到一些心虚或者愧疚的神情,而伤心的是对方竟然可以如此坦荡地撒谎。你感觉到身体发热、胃部收紧,这种熟悉的、刺激的、伤痛的感觉又来了。

很多人都熟练地玩着这种把戏。无论是对待孩子,还是对待伴侣,都喜欢掌握铁一般证据之后再诱导对方撒谎,然后亲手戳破谎言。看着对方无言以对、无地自容的样子,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这种戏码带来的胜利者的快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快感里还有痛感。这种复合型戏剧的强烈情感是小我最喜欢的,而这份痛感其本质,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因为拥有这份疼痛的感觉,你又可以稳坐受害者的宝座,手中还掌握了可以操控别人最好的筹码:“你竟然当着我的面骗我?! ”(还有不当面的吗?)

“我太伤心了!”

“我那么相信你,你竟然这样对待我!”

“你太让我失望了!”

只要你成功地激起了对方的愧疚感,这次辛苦布的局就算成功了。你不仅成功地用愧疚惩罚了对方,而且对方因为愧疚,自然就会想补偿。那么,对方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会变得比较“乖”,愿意压抑自己真实的需要和感受来满足你的期待。直到实在受够了,然后反扑,反复循环。

于是,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拿到关系中的掌控权。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补偿并不是爱,补偿更像是还债,而没有人会爱上自己的债主,愧疚感是关系中最不需要的。

可是,一旦你开始玩这种游戏,在关系中已经没有爱了,你就成功地把你们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博弈。于是,双方开始斗智斗勇,你们都会变成身经百战的高手,彼此都会发展出更多的方式来控制和反控制。比如,男人大多选择隔离、冷漠,女人要找回信任自己的力量。大多选择控诉、抱怨,还有一些男女老少都常用的方式——发脾气和生病。

所有的考验都是一种自我实现,人性经不起假设,而所有对他人的不信任就是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不信任(每个人的世界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觉得世界很安全,有些人觉得世界很危险),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内心强大的人面对什么都感觉自己是安全的。内心无力的人,相信自己的弱小是真理,所以自然觉得外面的人都强大,在哪里都觉得危险。因此要处处提防,而且防不胜防。

不要说“我不信任他”,真相是:“我对自己的不信任被他勾出来了。”而更有力的表达是:“我选择把对自己的不信任投射到了他身上。”所以,不要问这个人还值不值得信任,而要问自己有没有力量去信任。

当小鸟在数米高的树枝上安心地闭目休息时,并不是因为它相信树枝,而是相信自己的翅膀。你并不需要满世界去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你只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