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们,侃侃实验室生活美美度过研究生研究二三事

工科研究生日常

2019-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酒月伞驿站

偶尔会有学弟学妹问起,研究生都在做些什么,还有些会觉得自己理论基础薄弱,对研究生望而却步。说实话,每每听到这些,我都会心一笑,当初的我又何尝不是在思考这些?

转眼已经研三,不妨把这两年自己所见所闻的研究生日常写给大家。

                                                做项目

对于我们工科群体来说,导师靠项目养家糊口(发家致富),学生靠项目顺利毕业,这句话绝对没错的。也有的导师纯做理论研究,对于这种老师,我们看到以后都会肃然起敬,连我的导师都会由衷赞叹一句:这才是真正做学术的。

这里的项目指的是什么?两个层面,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的基金项目,这种项目一般偏向于上图中的“做研究”,就是篇理论;二是校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这种项目一般偏工程应用类,也是我这里要说的“做项目”。

比如某个堤防在暴雨过后局部塌陷、某个设计阶段的渡槽的安全储备如何、某个基坑开挖工程的支护措施怎么优化,这些都是工科研究生日常接触的项目,其特点是,目的性强、周期短、难度小。因此导师指导指导,研究生就可以上手操作,这里的操作,大部分是用软件来计算。一个项目,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一年,项目做完,解决工程问题,满满成就感,导师还会发一笔项目劳务费,作为助研报酬;根据项目的计算结果,写小论文,然后深入挖掘,写大论文,就可以顺利毕业。所以说,导师手上有没有项目,有时候直接决定了研究生三年好不好过。

                                                  做研究

当然,研究也是必须做的,不然,中国的科研还怎么发展?不过就我观察,理论研究一般还是博士生做的多,研究生普遍要少很多。这里的研究,一方面是前面提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还有就是导师个人的研究方向,不过有时候也没有办法严格区分,老师所做的理论研究,往往都是为了基金服务的。这两年我也确实见过一些做理论的研究生,比如研究本构关系的,研究温控计算的,研究安全评价体系的,我还听过一个讲座,是四川大学的一个年轻教授,研究的是弹塑性本构关系,自己建立的冻融本构体系,几十页的ppt,全是数学公式,台下没有几个能听懂的。怎么说呢?难!苦!太不容易出成果,没有点毅力,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真的是太难。但是科研还是要发展,缺不得这些人,所以如果你有深造的想法,献身科研,我觉得真的是一件很伟大的事

                                                  写论文

我总是听到很多人因为写论文叫苦不迭,论文又被拒了,三拒、四拒、五拒了,拒到怀疑人生。说实话,这两年,就见过一个,论文四五拒的,其他的都还好,两次左右,基本上都能录。为了毕业而写的小论文,含金量大家都懂得,能有一点创新就不错了,说什么发挥工程应用价值,估计只有自己会信。但是最重要的恰恰就是自己要信,这样才能自信的去投稿,告诉自己这篇论文是很有价值的(自己揣摩我现在的表情)。写论文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我后面估计会单独写一篇。所以说,研究生日常中,写论文占去半年时间应该足够了,当然这里说的是小论文。大论文,大论文我还没做,忽然有一种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感觉,我的大论文居然还没做!?不慌,淡定。通过观察我的两届师兄师姐,研三上学期期末开始做大论文,时间妥妥的(不过,有时间的话还是尽早开始为好)。

                                                   END

所以说,研究生都在做什么?百分之八十都在做项目,百分之十五在根据项目写论文,百分之五在苦苦的做理论。仅供大家参考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