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为什么你看得越多反而越无知?

2016-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凯爷兒

滴滴和Uber的合并,注定是八月的一个大新闻。

当晚,Uber的九张图也刷爆了朋友圈,他们喊着“我们生而骄傲”、“我们从来没觉着自己输给滴滴”,我们的付出永远只属于Uber。他们自嗨型的热血沸腾使得Uber化身为了梦想与励志的代言人,虽然败北却一夜之间被捧上神坛;滴滴则成了无情无义满是商业手段的“反派”。

pic : internet

在这狂欢的背后,仔细想想:滴滴难道缺乏一个人撑起一个城市推广的故事么?和一群可爱可靠的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却要各奔东西,哪个职场人没经历过?创业公司都不乏让人热血的时刻,为何Uber的喊口号式言论能煽动整个舆论圈的蝴蝶效应呢?

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普及速度超乎想象,言论极度自由,如何不迷失在信息中,看清事件的本质,培养自己的洞见,显得格外重要。

洞见,顾名思义,指明察,清楚地看到。语出宋•秦观 《兵法》:"心不摇于死生之变,气不夺于宠辱利害之交,则四者之胜败自然洞见。"

一个好的洞见,可以叫你见微知著,一粒沙中看见世界;替你拨开尘埃和迷雾,看清世界眼中的自己。

pic:花瓣

而九年义务制长大的我们,几乎所有的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这样的过程:

- 刺激(外界刺激摧毁我们固有观念)

- 怀疑(怀疑自己已接受的权威思想)

- 解构(打破已有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 重建(吸收新思维,重建观点思想)

形成洞见,更是不易。

甚至会演变出一些偏见。 “北方人不怕冷爱吃辣,南方人长得黑还抠门”、“你在金融行业,一定赚很多吧”、“有钱人往往不快乐”、“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差”,让人啼笑非皆。

那么这个神秘的洞见(Insight),我们要如何得到,如何识别,如何长期拥有它呢?

我们要如何得到它?

John Carter教授对哈佛大学商学院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生成深刻洞见的人和只有简单思考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2点:

1、他们相信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些什么。

2、他们喜欢问为什么。他们无法容忍自相矛盾、模糊性和不清不明,他们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

这就意味着,你需要通过深度思考后,才能去广泛了解你所不知道的事情。没有思考的了解,就容易走形式而非实质。就像现在很多人,所进行的调查只不过是在寻找观点来证明他们的偏见、目标或爱好,但这和获取信息毫无关系。它只能告诉你,你做的事情是正确,也就是盲目的自信了。加之如果要对一个话题有深刻的理解,仅仅跟随大流而不独立思考,最后可能是像井底之蛙,由这个井到了另外一个井,看的都是同一片天。

pic:花瓣

我们要如何识别它?

最好的识别方式,关键在于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如果每当接触到碎片化信息的时候,没法把它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那样的信息,永远是无法被归类,难以被识别的。

而建立知识体系,第一步要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积极学习者的信息处理方式,能用一张图来说明:

pic:internet

零星的想法,老生常谈的话语,在形成洞见之前,不过常识。

只有对信息进行有机处理,找到零星思绪与想法之间的联系,通过合适的机制将他们排列组合形成系统的思维框架,从而产生经验,才有了创新和输出的可能。

有时候,使用思维导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接触到一个新话题和新事物的时候,一般人往往会被海量的观点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事件过后,我们脑海中只记住了零星关键词,对于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没有清晰客观的认识。有序的思维导图,能够避免紊乱和谬误,帮助我们跳出细枝末节,厘清期间的思路,从而得出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方式同样运用于知识学习,以及读书笔记。

我们如何长期拥有它呢?

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将它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储备,这样不就可以了么?

那么他就大错特错了。

拥有,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其输出到实践当中,实践出真知灼见。

英语口译界有句俗话:“garbage in,garbage out.”或许只有尝试输出以后,才能够辨别出究竟是“garbage”还是“treasure”,究竟是“洞见”还是“臆想”和“道听途说”。

输出的最直接的方式,是写日记或者发表文章。每日保证有一定量的输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督促输入的一种方式。输出就是针对自己每日新接受的东西或者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简单的训练方式有这些?

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可以先记录下来,随时查阅翻看。

这些事件可以是:历史事件,时事热点,娱乐八卦,国际新闻哲学观点,甚至是自己的心情。类似于最近热门的陈冠希喷林志玲事件、老虎吃人事件、美国大选等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拿来分析。

而内容可以按照:内容记录,给出评价,评价理由并总结经验这个模板来写。

pic:my PPT

信息量井喷的时代,见微知著,培养洞见,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