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面管教》有感
作为老师来说,对学生,我们总希望他们不犯错误。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孩子犯的错误,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且解决问题。我们要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机会!他们若不为自己的错误吃些苦头,就不会得到教训。羞辱的确有可能会激发孩子做的更好,但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造成多么大的损伤呢?他们在大人的责备、羞辱和痛苦以及造成的失望中所得到的教训是否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不自尊呢?还是孩子、鼓励、无条件的爱和所赋予的权力中所学到的东西能使他们获得生活技能的锻炼以及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我们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在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尊严,相信孩子会与大人合作的前提下,赢得孩子,而不是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孩子,那只是表面的赢了孩子。
在学校里,我们会经常遇见这样的状况。由于学生没有按时上早操,扣了本班的早操分数,于是班主任老师就会把不上操的学生叫到走廊里大声训斥着:“怎么总是你们不上操,都是因为你们把我们班的分数都扣完了,再不上早操,干脆请假回家算啦。当然不可避免我也曾经这样训斥孩子。这时候学生们都低着头,虽说一转头他们看起来又开开心心自顾自的玩起来,可是终归老师心理也不舒服。
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换一种方式询问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探讨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并且要确定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的确想要什么,最终我们要一起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我们用训斥,责备,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把后果强加给学生,往往会让学生反叛和戒备的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
相信,我们带着尊重,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最终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上,结果一定是好的。遇到孩子犯错误,我们不能有腹稿,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尽量少用“为什么”。因为“为什么”听起来更像职责,并且会招致孩子的戒备。我们更不用预设我们问题的答案,否则我们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且当我们提问时,绝对禁止双方有任何一方心情急躁,心绪烦躁,要想提问,一定要给时间,让情绪平静下来。我们的提问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让我们的智慧指导我们的提问,并且在提问中一定要表达出我们的同情与接纳,只有这样,我们和学生才会一定解决到问题,并且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与价值感。